中国新闻网于7月5日在深圳报道,标题为: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以华侨为纽带,携手共赴丝绸之路,共谋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作者 彭同新 索有为
相知不分远近,即便相隔万里,亦能视作近邻。在6月25日至7月3日期间,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赴南非与肯尼亚,旨在进行经贸文化交流和侨务联谊,借助侨胞之力,共同开创合作新篇章,从而推动深圳在对外开放的新高度、新层次和新目标上实现更大发展。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和肯尼亚内罗毕两地成功举办了经贸交流会和城市形象推介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官员、南非及肯尼亚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以及商协会成员在内的近300位嘉宾参与。通过此次交流,共有4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意向金额累计达到1.28亿美元。
以侨促贸见实效 传递“深圳好声音”
作为深圳侨务助企行动计划的一项具体措施,“同·行”活动得以实施,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充分发挥其在侨务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为相关企业寻找和开拓市场。
得知随行的五位企业家对进军非洲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代表团主动与当地企业及商会协会进行资源与需求对接,并努力促进双方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新能源开发、钟表制造、包装技术以及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
海外知名企业代表指出,侨务部门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注重实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范围覆盖国内外。此次访问与交流顺畅地拓宽了双方对接的途径,有助于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时步伐更加稳健。
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在南非举办企业服务对接会。彭同新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非访问期间,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携手南非豪登省增长和发展署以及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共同举办了企业服务对接活动。在此活动中,他们组织了中兴通讯、迈瑞医疗、传音控股、海能达等12家在海外发展的深圳企业进行座谈,旨在解答疑问,协助企业克服签证、治安、物流、劳工等方面的困难。
在两场经贸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活动中,深圳企业洲明科技所提供的LED屏幕上循环展示了深圳市及南山区形象宣传视频,深圳市总商会的代表详细介绍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同时,深圳的各企业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深圳进行创新创业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
深圳市总商会会长、深圳朗华集团董事长张春华在主题演讲中,对深圳的城市文化、创新活力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深企在国际舞台上的价值以及与非洲合作的美好前景。他期望与非洲企业携手,共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探索智慧城市、大数据、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机会,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企业代表的广泛认同。
在访问期间,深圳市的侨务经贸代表团与南非科技研究院、新华社非洲分社、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以及当地华人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多场座谈与交流,旨在推广深圳的城市形象,并高扬“深圳好声音”的口号。
于肯尼亚与深圳之间的经贸交流及城市形象展示活动中,成功举办了多项项目合作协议的签署典礼。彭同新摄影记录。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方面与肯尼亚展现出极强的互补性。肯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卓武指出,总商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推动双方合作实现新的突破。
共叙侨情乡谊 海外“鹏友圈”越扩越大
近年来,深圳与非洲的经贸交流愈发频繁,这一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洲侨社团和侨胞的积极牵线搭桥以及大力支持。此次深圳市侨务经贸代表团出访,不仅加深了与老朋友的友谊,还结识了众多新朋友,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深圳在海外的“鹏友圈”。
长期以来,南非与深圳的总商会紧密团结广大侨商,在推动中非间的经贸交流、加强民间友好关系以及助力侨胞事业发展等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此次代表团特地前往参加南非—中国深圳总商会的年会,与众多旅居南非的深圳同乡欢聚一堂,共话乡情。
深圳朗华集团向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捐款。 彭同新 摄
代表团深入访问了南非的华人警民合作中心、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肯尼亚的华侨华人联合会以及肯尼亚中华总商会等超过十个海外侨团,对当地的侨民状况进行了详尽的了解,认真聆听了侨胞们的声音,并诚挚地邀请他们重返深圳,共同体验新时代中国所展现的旺盛活力。
为了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进步,深圳朗华集团特意向非洲华文教育基金会捐助了十万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专门用于采购华文教材及教学辅助用品。
得知深圳市美盈森集团即将捐赠一对舞狮及其相关用品的消息,东非广东同乡总会会长詹立表示:“我们计划充分利用这些舞狮资源,以增强团队实力,编排出更多、更精彩的表演,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