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子城乡融合发展?15个一体化工作助力崛起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中新网山西新闻报道,12月19日,山西省长子县传来喜讯:城乡发展协同推进,共同迈向新的征程。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冬日的暖阳洒满丹朱大地,城乡景象犹如一对并蒂莲花,分别在两地绽放各自的芬芳。县城内,高楼耸立,设施完备,城市品质与功能正迅速提升;而在乡村,村容整洁,景致宜人,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和谐的乡村正蓄势待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这里展现出勃勃生机。

长子县坚定树立了全局观念,积极推动供热、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医疗卫生、公交、快递物流、环卫、污水处理、教育和托育服务等领域的综合发展。同时,重点推进“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项目,强化综合行政执法和绿化工作,并加强商业建设。通过这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面推进,该县正加速实现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创建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省级示范点,探索出了一条独具长子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夯实产业基础农业既是“致富源”,也是“创新源”

12月14日,周六,阳光明媚。坐落在长子县丹朱镇西寺头村的丹西龙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椒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那些生长旺盛、品质上乘的彩色辣椒即将迎来丰收时节。

李强,公司负责人,透露这批高品质的彩椒是通过京长对口合作项目,新近引入的。这些彩椒不仅颜色鲜亮,味道纯正,而且可直接食用。上市前,订单已络绎不绝。

丹西龙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县内知名的农业龙头,不仅坐拥2000余亩的种植园区,还引领了10多个村庄的千余户人家投身于青(尖)椒种植的产业中。此外,它还是当地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先锋,对于推动“一县一业”的青(尖)椒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农业不仅被视作“财富的源泉”,还被视为“创新的源泉”。自今年起,公司充分利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北京与长治的结对合作、与山西农业大学携手等有利条件,成功培育了丹椒1号、丹椒2号、丹龙1号三个新的青椒品种,同时引进了水果彩椒、水果西红柿等一系列创新品种。通过这些努力,公司成功打通了北京新发地市场的销售渠道,使得长子县的特色农产品在京城声名鹊起,有效促进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

长子县内,诸如丹西龙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数众多,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长子县在“一县一业”青椒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与生动写照。

长子县近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长子县“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全产业链服务实施方案》,旨在激励和促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该县实施了“两叠加+三段补”的策略,对青(尖)椒产业给予了全面的奖励和补贴。在2024年,全县共发放了1.5亿元的奖补资金,新增了11483亩的设施大棚,以及5914亩的露地青(尖)椒种植面积,使得全县的蔬菜种植总面积增至14万亩。

发展产业的关键在于稳固基础,同时也要注重创新。长子县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特别关注如何高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科技力量助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12月13日,长子县丹朱镇朱坡底村,潞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王海峰身着迷彩服,正忙于工作间。他称重、包装、打包、发货,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将公司生产的上乘小米发送至全国各地。这一系列动作让初次涉足电商行业的王海峰感到无比兴奋。

王海峰与电商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缘分始于两年前。当时,他的家乡正积极策划如何让集体经济得以发展壮大。有人提出尝试冬播谷子的想法,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多数村民的抵制。王海峰并未因此退缩。到了2023年,他毅然决然地在村边的丘陵地带租下了200多亩土地,开始了这项试验。最终,他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亩的谷田,产出10万斤的粮食,带来了100万元的收益。这让长期在平原种植蔬菜和玉米、对丘陵山地不屑一顾的当地老农们目瞪口呆。更令人称奇的是,王海峰只需在家中开设网店,短短三个月内,10万斤小米便销售一空。

抓住时机,王海峰创立了潞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买了小米加工生产设备,致力于打造“晋谷丹朱黄”小米品牌。今年,他增加了谷子的种植面积至300亩,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收成。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近期快递公司的服务网点已经延伸至家门口,发货变得更加便捷。

长子县致力于推进城乡快递物流的深度融合,将其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15项重点工作之一。

自今年起,长子县依托邮政快递、小件物流等多元化融合,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聚焦关键领域,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有效解决了快递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入城市“最初一公里”的难题。通过优化物流网络、扩大城乡覆盖范围、完善基础设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成功搭建了城乡快递物流一体化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城乡商业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为长子县城乡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伴随着石哲镇、南漳镇农贸市场的建设,慈林镇供销社的改造升级,以及宋村、大堡头、鲍店三个乡镇的直播间正式投入使用,当地居民在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方面拥有了更多途径。

建设和美乡村农村既是“美田园”,也是“大花园”

长子县青(尖)椒产业一体化发展_长子县公交城乡一体化_山西长子城乡融合发展

村民的日常生活垃圾从定时收集转变为定点投放,此举既便利了居民,又便于垃圾的清运工作;垃圾分类的举措正逐步得到优化,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道路、街道以及河道的环境卫生变得干净利落,城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显而易见、切实可感的改变,使得鲍店镇西马村的居民们喜笑颜开。“这里的条件跟城里相差无几。”村党支部书记秦旭庆感慨道。

长子县致力于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的融合,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关键举措以支持乡村振兴和城乡的协同发展。为了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全面覆盖并稳固成果,自今年起,该县全面实施了农村垃圾处理的第三方运营机制。在全县范围内的13个乡镇(服务中心)和399个村庄,共设置了8451个侧挂垃圾桶,配备了35辆垃圾收集车和3辆钩臂车。各村庄根据每30人或者每10户人家为单位,设置一个侧挂式垃圾桶,专人负责管理,村民们可以随时自行投掷垃圾。负责清运的司机全天不间断地执行清运任务,采用“指定投放点、定时收集、无害化处理”的运作方式,将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再进行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长子县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运率已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

农村长子县公交城乡一体化,它不仅要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田园”,更要成为充满诗意的“大花园”。为了达成这一愿景,我们必须改善环境卫生、处理污水、美化园林绿化、确保公共交通的便利,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在长子县开展的15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对这些关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内容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

长子县水务集团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郭文亮指出,自今年起,长子县已将县城、乡镇以及农村的污水处理厂(站)整合进统一的运营管理体系,构建了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运营的全新格局,并成功推进了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的改革。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4座污水处理站,13座乡村级污水沉淀池,乡村污水处理覆盖率已超过40%。

为促进全县城乡绿化工作的一体化发展,长子县秉持规划优先的原则,动员各方力量制定了《长子县城乡绿化一体化规划方案》,方案中具体阐述了“增加绿化、保护绿化、发展绿化、扩大绿化”四大工作核心,并细化了包括提升城市公园、建设林荫绿道、打造专类园、实施立体绿化、构筑生态廊道、改善林下景观、提升水系景观、推进镇村绿化、实施荒山造林、加强景区绿化、保护修复古树名木、建设小微湿地、以及智慧森防在内的13项具体实施项目。

与此同时,全县域绿化工作正得以深入展开,城市与国土绿化工作得到持续优化,同时,村庄绿化也得到全面推进。我们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推进,每个村庄以一条街道、一个口袋公园、一户庭院绿化为起点,推动非重点村绿化工作,从而显著提高了城乡绿化水平。

补齐短板弱项农民既是“村里人”,也是“城里人”

12月16日,在长子县鹿谷小学教育集团南漳校区,学校自主研发的书法课程正在进行中。这里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转而采用了师生互动和探究式学习,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充满了欢声笑语,井然有序。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很难相信这所学校曾经只是一所濒临关闭的乡村中学。

马潞鹏,学校负责人,阐述称,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中,长子县实施了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策略,将县城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延伸,成功盘活了乡村的闲置资源,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具体来看,鹿谷小学教育集团南漳校区,便是在原南漳中学的旧址上,通过整合原有教师队伍,并引入总校区教师资源,重新构建而成的一所全新的完全小学。

在学校的管理与运作中,他们实施了与总部学校同步的管理方式、同步的运行机制、同步的规划布局以及同步的教学体系,从而让村里的孩子们得以实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享受的愿望。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全面融合至关重要。不断填补短板,增强优势,确保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能均等地享受到基础公共服务,长子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成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促进城乡供水系统融合。设立县级水务公司,打造农村千吨级以上的集中式供水设施,包括岚源、南源、慈林、色头四个供水站,服务范围覆盖全县96个行政村庄,惠及12万居民。县城已实现地表水供水的全面覆盖长子县公交城乡一体化,年供水能力达到550万立方米,服务人口达8.2万。

——促进城乡供热系统融合。针对4个乡镇的16个村庄,对7300户农户进行集中供热系统改造,改造面积总计达到141.7万平方米。同时,铺设了29.53公里的供热管网,并新建了22座换热站。

——致力于实现城乡供气的一体化进程。将长子县爱众燃气有限公司、长子县中燃能源有限公司以及长子县远东燃气有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成功推进县域范围内的供气城乡一体化工作,实现了“同一家企业运营”、“统一管理模式”、“一致的服务标准”以及“统一的收费标准”。

——促进城乡文明共建进程。开展针对“小广告”的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创设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秉持“城市带动乡村、乡村促进城市、城乡融合、全面文明”的工作方针,聚焦不足之处,加强改进,彰显地方特色,以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常态化实施和长效化推进的方式,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创建工作。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我们持续进行乡村文化服务站服务设施的功能升级工程,不断举办“免费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众多文化便民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使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促进城乡行政执法的融合。加快行政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数字化进程,打造“乡镇综合执法、部门专业执法、联合协调执法”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协同高效的监管体系,提升行政执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度,增强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效率。

连续出拳,此举使得民众收获了充实感、愉悦感以及安全感。

现在的长兄,城乡景观持续优化,民众收入稳步提升,城乡生机日益旺盛,治理结构日益健全,乡村与城市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接近的城乡一体化趋势正在迅速推进。(完)

(张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