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丹朱镇大刘村近段时间来,持续强化党组织建设长子县丹朱一中,着力提升村委班子的凝聚力,推动产业繁荣,助力村民增收,完善基础设施,使得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如今漫步于大刘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街道、明亮的路灯,一栋栋楼房排列有序,宛如一幅展现美丽乡村风貌的画卷。
近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从村民口中得知,昔日的大刘村道路崎岖不平,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种植玉米成为了村民们唯一的收入途径。大刘村近年来致力于加强和提升党建工作,积极打造一个政治功能突出、服务效能卓越、领导班子建设优良、党员管理规范、组织生活丰富、制度执行到位、作用发挥充分的党建示范村。通过党建引领,紧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该村全力以赴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持续优化基础设施,使得村民的生活日益繁荣昌盛。
缺乏产业基础,即便是风景如画的村庄也不过是“徒有其表”,再宏伟的规划也只能是“海市蜃楼”。为解决传统产业向多元化、多层次转变的挑战,大刘村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实力,近年来已投资超过1800万元,打造了阳光生态文化园。该园区占地1300亩,以果树种植和蔬菜栽培为核心,体现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阳光生态文化园内种植了八种果树,包括450亩的深秋黄梨、400亩的烟富8号苹果、50亩的富士6号苹果,以及50亩的红玛瑙樱桃和大久宝桃等珍稀水果。此外,园区还设有70座设施蔬菜大棚,运用蔬菜套种技术种植了400亩蔬菜。在2020年,园区的年收入超过了200万元,而在繁忙时期,这里会有200名工人在此工作。该园区引进了国内领先的技术,其中400亩土地应用了水利滴灌系统,另外800亩则使用了地埋管道灌溉,同时配备了20多台农业机械。为了确保果蔬产品的储存与销售,园区特别建设了一个可容纳20000吨货物的冷链物流仓储设施。
柴树文,大刘村的种植户,向记者透露,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引领下,去年新增了30座温室大棚。去年,他们的收入颇丰,单一个大棚就能赚取约一万五的利润,周边村民在此打工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此外,村里还对村中心的广场和古戏台进行了修缮,村民们得以自娱自乐,文化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活动使得村子变得更加美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闲暇时光,村中的孩童们在广场上尽情玩耍,而老人们则在此悠闲地交谈漫步、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世界,更彰显了新时代乡村文明的独特风采。
索先则书记在探讨大刘村未来发展方向时,摒弃了空洞的言辞,坦诚地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对村内1900米巷道进行硬化长子县丹朱一中,完成1000米排水系统的建设,并实施道路的美化和照明工程,同时新建100座温室大棚,确保大刘村村民能切实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