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慈林镇移风易俗成效显著?红白事新规竟带来这般变化

长子县慈林镇近期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尊老敬老、戒毒康复等活动,广泛引导民众摒弃陈规陋习,崇尚科学,倡导新风尚。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社会风气,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共同勾勒出一幅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崭新画卷。

移风易俗彰显新风尚

南张村慈林镇的一位长者这样说道:“红白喜事的处理规范得当,既减轻了我们普通民众的人情压力,又有效遏制了村民间相互攀比的奢侈之风。”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婚丧嫁娶场合中的奢华浪费、盲目攀比之风日益显现,这对乡村文明的建设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慈林镇南张村的红白理事成员王元虎讲述道,昔日村里举办喜庆事宜,往往提前一日便开始布置宴席、共享丰盛的集体餐,需连续用餐四餐。家中若有宾客造访,菜肴便需源源不断地上桌。举办一场喜事,桌数从十桌起步,多时可达二十余桌。若再加上烟酒等开销,总计费用往往超过一万元。举行丧事时,仅聘请乐队演出一项便需花费八千至九千元,而抬棺费用则在两千至三千元之间。此外长子县慈林镇,在集体用餐时,村民们不论自身食量如何,均会端着盆和锅去盛饭,导致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这些陈旧的风俗习惯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扭曲了人际交往的正常秩序,同时也损害了社会风气。

针对这一问题,慈林镇设立了以镇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以及各相关部门成员组成的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同时,在各行政村中,设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民事主任作为成员的红白理事会领导小组。颁布了乡镇及村级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对村庄中红白事活动的举办制定了新的规范,推进了文明风尚的教育,鼓励民众摒弃不良习俗、培育新风气,促使节俭举办婚丧喜庆活动成为党员干部与村民的共同行为准则。

南张村在举办红白喜事时,村民需向村红白理事会提交申请,理事会接受申请后,会派遣成员协助并监督整个酒席过程。目前,举办婚礼仅需准备一顿中午的面条,无需摆席设宴,仅需一千多元,相比以往节省了近万元。而举办丧事,则不再需要雇佣乐队,只需租用灵车等,费用仅需五百多元,这两项措施合计即可节省一万元。

南张村党支部书记兼红白理事会会长王文贵表示,南张村现有居民约3400人,自2012年起,村里每年都会举办大约80场规范的红白喜事,累计为村民节省了600万元资金,有效遏制了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陋习,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尊老敬老传承好家风

10月7日正值重阳节,慈林镇弥漫着尊老敬老的热烈节日氛围。村民们纷纷与父母紧紧相拥,为父母精心准备长寿面,从免费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到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各村都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孝敬长辈的美德,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重阳节活动,通过这些细节之处传递出对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的推崇与传承。

长子县慈林镇_长子县慈林镇移风易俗_慈林镇尊老敬老活动

西张堡村中,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细心地系上象征长寿的红色巾帕,紧接着,孝顺的子女们纷纷跪地,向父母表达敬意,并递上孝敬的金钱,以此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并肩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随后,一家人共同拍摄了一张温馨的全家福,定格了这珍贵的美好时光。

龙泉村的重阳庆典以孩子们清脆的《弟子规》诵读拉开序幕,村党支部书记李江波提出了尊老爱老的倡议,子女代表们宣读了孝敬长辈的承诺书,大家一致承诺要将孝道文化代代相传。接着,子女们为父母献上了象征长寿的长寿面,老人们边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面条,边欣赏着村民们自编自导的文艺表演,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今年重阳节正值敬老宣传月,慈林镇为在全境范围内培育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社会风尚,提前着手,细致筹划,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子女需向父母行跪拜之礼、赠送孝心之资、表达感恩之情、献上长寿之巾、端上长寿之面、给予热情拥抱;同时,相关部门将提供免费健康检查,村委会将举办丰富节目、树立榜样人物、评选道德楷模,共计“十个一”活动,旨在将移风易俗与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这次活动中,欢声笑语不断,感动和温暖交织长子县慈林镇,慈林人在孝德文化的熏陶中,对孝道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社戒社康打响禁毒战

慈林镇区域内煤矿企业众多,外来人口众多,这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禁毒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鉴于此,慈林镇以社区戒毒和康复项目为核心,全面加强戒毒人员的服务与管理,不仅在社区戒毒和康复的组织架构、责任分配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而且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推动禁毒工作持续向前发展。

为了促进社区戒毒和康复工作,必须构建一个稳固的场所。面对办公空间极度匮乏的困境,慈林镇在镇政府所在地特意租用了民宅,投入超过15万元资金,按照高标准建设了慈林镇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该办公室设有接待区、办公区、检测区,以及图书室、教育培训室和心理咨询室。此外,还配备了5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从而确保了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

社区戒毒康复过程中,管理吸毒者、转变其行为以及促使其重返社会均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慈林镇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为每位涉毒者建立单独档案,并定期进行尿液检测,以此实时了解吸毒者的最新动态。对参与社区戒毒康复的人员,采用橙色标识进行社区戒毒管理,蓝色标识进行社区康复管理,红色标识进行强制戒毒管理,绿色标识表示解除状态,以“四色”分类进行跟踪。此外,我们还会聘请专家对涉毒者进行风险评估、心理健康检查、心理辅导以及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我们推行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属、网格管理员、村委会主任、责任、包片干部共同参与的“五帮一”帮扶机制,以帮助他们顺利重返社会。

宋某,龙塘村人,自2016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在镇上的戒毒中心接受治疗。得益于家庭与社区工作站的支持与帮助,他现已成功戒除毒瘾,并在省外找到了工作。他感慨地说:“戒毒中心让我得以‘重塑人生’,重新开始。毒品不仅让人身败名裂,还破坏了家庭和睦,不仅耗尽了钱财,更让家庭关系破裂。”在戒毒治疗期间,我深切体会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对我们戒毒者的关爱,并郑重承诺,今后绝对不会再沾染毒品。”宋某的感激之情溢满了言辞。

慈林镇投入超过10万元资金,特意打造了一条禁毒宣传街区,旨在增强宣传效果,打造浓郁的宣传氛围。该街区涵盖了毒品类型及其危害性、涉毒案件案例、禁毒策略及取得的成效等内容。每逢“6·26”全国禁毒宣传日与“12·4”法治宣传日,我们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指导慈林派出所深入家庭、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宣传活动,旨在使民众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珍视生命,自觉抵制毒品。

慈林镇在移风易俗、尊老敬老、戒毒康复等领域,不断推出新策略,坚持不懈地推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使得良好的风气和正能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传播。(信息来源:今日长子 王维宁 张志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温馨提示

裁剪旋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