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踏入长子县宋村镇的农业产业园区,眼前呈现出一幅热闹的生产画面。在长治市的浩润食品有限公司,记者目睹了香菜、香葱、萝卜等新鲜蔬菜被有序地陈列在仓库门前长子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分拣和清洗工作。厂房内,机器声此起彼伏,它们将蔬菜进行粉碎、脱水和风干等处理。随后,这些半成品蔬菜料包被逐一检查,包装得整整齐齐,准备送往全国各地的方便面生产基地。
长治市的浩润食品公司专注于蔬菜的加工,该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成为了长子县重点扶持和培育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长子县农业农村局的二级主任科员刘福虎向记者透露,长治市的浩润食品有限公司在辐射区域、带动作用以及联动企业数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它是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十大产业集群中的关键实施单位,并且还肩负着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的重任。
长子县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推进力度,努力扶持和壮大领军企业,以此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近期,该县成功设立了以长治市浩润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山西创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农业产业“航母舰队”。目前,该联合会已经吸引了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在内的11家会员单位加入,服务范围遍及宋村、南漳、石哲、鲍店等多个乡镇,为长子县现代农业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占据了产业的重要地位。
长治市浩润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长子现代农业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成功之道究竟如何?只需浏览公司文化墙上的众多认证标志与荣誉证书,便能略见端倪。该公司成功获得了ISO9001、HACCP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国际BRC认证、koser认证和美国FDA注册,在产品质量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它与国内顶新(康师傅)集团、统一集团、今麦郎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且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年产量高达8000多吨的蔬菜干制品,以及10余万吨的新鲜蔬菜转化量,使该公司在国内脱水菜行业中位居前列;作为山西省级的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还荣获了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并且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省高新技术企业。
长治市浩润食品公司作为山西创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会的领航者,其地位不仅因其强大的资本实力,更在于其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意识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
公司在推进脱水蔬菜加工业务的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蒲公英山野菜这一资源,该山野菜不仅医疗价值显著,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尽管山野菜风味清新独特,直接食用可能让很多人难以适应,但若将其与猪肉搭配制成饺子,既美味可口,又能有效保留其营养成分。于是,我们研发了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的功能食品长子县农业局领导班子,包括蒲公英茶、连翘茶、桑叶茶,以及脱水山野菜和速冻野菜水饺,并将它们推向市场。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蒲公英茶、连翘茶和速冻野菜水饺成为了浩润食品的亮点产品。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公司注册了丹朱绿牌蒲公英茶,并且该茶最终荣获了山西省功能食品品牌的称号。
长治市浩润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洪洲深知,在农业企业中,唯有将农民的利益置于核心位置,企业方能实现持续繁荣。自2002年该公司在长子县设立基地,至今已诚信经营近二十年,始终将公司利益与农民利益紧密相连,与众多农户建立了如鱼得水的紧密联系。该公司的发展直接促使7000多户蔬菜种植户走上了稳定增收的道路,并打造了近万亩的黑田五寸商品胡萝卜基地以及香菜和青梗菜的种植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该公司直接吸纳了185位农民就业,同时,也间接促进了蔬菜种植、代收代购、采摘收割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共计超过1000个。这样一来,农民们在家附近就能实现收入的增长,确保了农活、家务和工资三者的兼顾。
浩润食品公司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位于长子县宋村镇李收村的李丽萍,自加入该公司以来已满十年,如今她已成长为公司的骨干力量。李丽萍表示:“浩润公司多年来持续稳健发展,为广大民众创造了就业岗位。公司对员工的关怀无微不至,农忙时节,员工可以返乡耕作,而农闲时期则回到工厂工作,既兼顾了家庭,又能赚取稳定的收入,每月收入大约在三千元左右。”特别是,公司每年都会安排我们进行全国范围的旅行,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馨。
卓越的企业理应如此,不仅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为国家缴纳税收,而且还要为民众创造就业机会,关注民生福祉。长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树斌表示,长子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推行产业强镇策略,努力扶持优秀的农业企业,不断加强优质蔬菜基地的建设,打造了以浩润脱水蔬菜、鸿洋辣椒酱加工、小蚯蚓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从而提高了长子县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并促进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了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19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些产业园涵盖了从生产到加工,再到科技、销售、冷储的整个产业链。因此,农民的收入持续且稳定地增长,使得“菜篮子”项目真正变成了百姓的“聚宝盆”。(记者何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