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重游安石路》剧本游首演现场。通讯员 李佑胜 摄
7月4日,含山县举办的“夜游含山·凉一‘夏’”夏日文旅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该县近年来致力于文化赋能旅游、旅游彰显文化,积极促进文旅产业深度结合,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抖音、小红书等十余位知名网络博主莅临含山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了含山丰富的文旅资源,并通过镜头记录下含山夏日清凉的独特风情。
凌家滩前,探寻古文化奥秘
踏入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的展馆,众多精致绝妙的展品立刻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解说员详尽地阐述着每一件文物的名字和出土过程,玉座人像生动逼真,宛如五千年前古人的日常生活画面跃然眼前;玉鹰振翅欲翔,玉猪憨态可掬,精致的雕刻工艺展现出卓越的技艺;石斧、石凿等器具静静地矗立,它们虽无声无息,却似乎在低语述说着凌家滩古人类聚居地的漫长历史和众多细节。摄影师水灵儿的博客上提到:“这是我首次踏足凌家滩博物馆,对此地知之甚少。然而,展馆内的展品让我眼界大开。五千年前,凌家滩的祖先们便在此地繁衍生息,并孕育出了辉煌的玉器文化,这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夏日炎炎,馆内人潮涌动,众多家长携子女前来游览,孩子们在众多文物前驻足观赏。一位家长感慨道:“这便是我们家的博物馆,趁着暑假的闲暇,特意带孩子来此一观,让他们亲身体验五千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
位于长江下游、占地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凌家滩文化被誉为“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之一,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名。从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窥见凌家滩与红山文化之间似乎存在着文化交流的迹象。在展厅内,不断循环播放的纪录片仿佛是一扇穿越时光的窗口,使游客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古人的生活片段和历史的印记。文创商店里,众多以出土文物为创意源泉的玉鹰抱枕、玉人挂件、冰箱贴等特色文创产品争奇斗艳,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文化信息,更将凌家滩独有的魅力生动地呈现出来。
褒禅山下,体验沉浸式旅游
在褒禅山景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剧本游《重游安石路》正在进行。为了增强游客的游览感受,景区别出心裁地以王安石昔游褒禅山华阳洞的往事为依据,组织游客仿佛置身于“王安石”的足迹,再次探访华阳洞。途中,伴随着详尽的讲解,游客得以与古代先贤同赏洞中壮丽奇险的景象;在岔道口,游客可随演员一同抉择,是否尝试探索未知的路径;当遇到困难时,“王安石”将以其“三不足”的斗志激励你继续前行。在游览活动落幕之际,游客们将收获精致的纪念品,这些礼物上会印有“褒禅”的标志,以此作为此次探险活动的完美收官。
博主“是你的vv阿”在小红书上如此表达:“这种剧本游戏极具趣味,让人仿佛与古人并肩漫步,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游玩过程中,我们得以再次咀嚼课本中的原文,这不仅是一趟探险之旅,更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先贤们的豁达与洒脱为当代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启示,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县文旅投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在含山县景区,这种剧本化的游览方式尚属首次推出;他们计划在今后持续丰富和优化内容与形式,以期给游客带来更为丰富的感官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