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抗战文艺典藏展惊现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7月16日,北京举办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展览。在这场展览中,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创作手稿全本在近年来的首次展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展出让人们有机会重新回顾那段充满激情的抗战文艺时期。

开幕盛事

7月1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烽火艺魂——中国艺术研究院抗战文艺典藏展”的开幕式。本次展览精心选出了140多件珍贵藏品,每一件都蕴含着抗战岁月的深刻记忆。众多参观者怀着敬仰之情陆续抵达现场,一同踏上了这场跨越时空的文艺之旅。展览现场气氛既庄重又热烈。

战歌震山河

“战歌震山河”展区无疑是本次展览的显著特色。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展品,是馆内珍藏的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两件。一件是1939年于延安创作的简谱手稿,另一件则是1941年在莫斯科完成的五线谱总谱手稿。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件手稿于2003年一同被纳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场陈列了冼星海的多份创作手稿、日记,以及他曾经使用的钢笔、小提琴、钢琴等个人遗物,这些展品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冼星海在创作过程中的激情与坚持。

兰台唱金戈

“兰台唱金戈”展区集中展示了京剧泰斗梅兰芳“蓄须明志”的坚毅品质。该展区陈列了梅兰芳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录制的《生死恨》和《抗金兵》唱片,还有抗战时期的一系列演剧文献实物。这些展品不仅见证了抗战戏剧运动的成长,也记录了戏剧界以艺术为武器,报效国家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戏剧工作者在特殊时期的责任与执着。

刀笔砺丰碑

唱响黄河大合唱_黄河大合唱手稿_

“刀笔砺丰碑”展区展示了力群、彦涵等延安鲁艺木刻艺术家对“艺术服务于社会”这一文艺理念的深刻实践。展出的木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军民共同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和充满希望的边区日常生活。这些作品以朴素的艺术手法,呈现了抗战年代的社会状况和民众的精神状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藏品意义

周庆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指出该研究院所藏的红色艺术文献及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这些抗战时期的文艺藏品不仅详实记录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而且生动描绘了艺术家们运用文艺作为战斗工具的英勇斗志、以爱国主义为灵魂的民族情怀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意志,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

展览展望

据消息,该展览计划进行到11月。这一安排确保了众多观众能够亲临现场,体验抗战时期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在此期间,展览有望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促使更多的人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和深刻记忆,进而传承和发扬抗战文艺所蕴含的崇高精神。

您是否对这场展览中展现的抗战文艺魅力有所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上栗县图书馆网 检益拍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