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南山博物馆即将举办一场文化盛事。一场名为“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的展览即将进入尾声。该展览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展览,亮点众多,备受期待,观众们纷纷翘首以盼,渴望亲眼目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品入场大动作
7月13日夜间,南山博物馆实施了一项自2018年开馆以来的重大举措,即对馆门进行了拆除作业。紧接着的7月14日至15日,馆内多件重要展品,诸如长度达14米的莫高窟158窟涅槃佛像以及高度为3.34米的莫高窟275窟交脚弥勒像,均借助精确的吊装技术顺利转移至二楼展厅。鉴于展品尺寸显著超出了一楼展馆入口及二楼展厅入口所能承受的最大通行尺寸,博物馆经过周密的测量和深入的分析,最终决定拆除一楼展馆入口、二楼展厅入口以及部分围栏。
大展核心亮点洞窟
本次展览展出了六个洞窟的复制品,这些洞窟分别是275号、285号、320号、158号、17号和3号。其中,3号和285号洞窟目前尚未向公众开放。值得一提的是,莫高窟内历史最长的275号洞窟,成功实现了整个洞窟的数字化成果输出,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洞窟风格迥异,275号洞窟因拥有最大的彩塑交脚菩萨像而备受瞩目,285号洞窟则享有“多元神祇汇聚之地”的美誉。
158窟艺术特色
莫高窟中的158窟,始建于中唐时期,该窟以其“最美涅槃佛”的形象著称,是这一题材的典范。该窟采用了长方形殿堂窟的设计风格。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此窟的彩塑与壁画在释迦牟尼涅槃像这一题材上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释迦牟尼涅槃像的尺寸约为14米,其宏伟的规模令人感受到深刻的视觉冲击。
275窟艺术魅力
275窟的主尊交脚弥勒像高达3.34米,这一尺寸在北凉时期的雕塑作品中位居前列。同时,该像位列莫高窟约2400尊塑像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组。窟内壁画种类繁多,艺术风格鲜明。对275窟的雕塑与壁画进行综合考察,可以明显感受到莫高窟早期洞窟艺术所具有的浓厚西域特色。
敦煌艺术融合特色
敦煌地处要塞,汇聚了源自印度的艺术流派、西域地区的艺术风貌以及佛教艺术的精华,与我国本土艺术相融合,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敦煌石窟艺术。在莫高窟内,这种艺术融合在彩塑与壁画中尤为显著,众多风格各异的艺术元素交织融合,共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美学魅力。
大展展出信息
2025年7月26日至11月23日,深圳南山博物馆将盛大举办“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该展览汇聚了205件套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展品,包括6个复制的洞窟、4件临摹的彩塑、60余幅壁画复制品以及80余件套珍贵的文物真品。这些展品全面展示了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目前,负责运输文物的专用车辆正在长途跋涉中,即将抵达展厅。
敦煌文化艺术展览在深圳文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被公认为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活动,预计将吸引大量观众前来欣赏。您是否已为参观南山博物馆,一窥敦煌文化的独到魅力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