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起,广西各水利机构恪守“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原则,以及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相关指导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及自治区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各项部署和需求。他们成功抵御了“龙舟水”等14次灾害性暴雨洪水以及1次局部干旱灾害,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西江干流4次编号洪水以及桂林城区桂江自1936年以来的最大实测洪水所带来的影响,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水平。当前正处于防汛的关键时期,自治区水利厅党组秉持着模范机关的示范作用,将党纪学习教育与清廉水利机关建设相结合,秉持着对党的绝对忠诚、铁的纪律和严明的作风,全情投入、全力出击,坚决打赢防汛抗旱的这场艰苦战役,确保党旗在防汛抗旱的最前线猎猎飘扬。
牢记使命,严阵以待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秉持人民生命至上的原则,坚守防洪保安的职责,将防范大洪水、应对大灾害、抢护大险情、救援大灾难作为首要任务,始终紧绷这根弦。他们提前对区内气候和江河的水情进行科学分析,对2024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细致的规划部署。他们密切关注重点区域和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全面开展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并做好了各类应急准备工作。举办全区水旱灾害防御会议和专题研讨,启动“全厅共抓防汛”的行动方案,吹响防御工作的集结号角,对关键防御任务进行了周密而详尽的安排。在强降雨期间,自治区水利厅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多次前往各设区市的水库、山洪灾害高风险区域以及重要水利工程建设现场,进行防汛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亲自带头值班和调度指挥。专家组分赴前线进行洪水防御工作的指导。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以及水工程险情的及时信息报告,通过周密的全面准备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
闻“汛”而动,冲锋在前
自治区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动员党员干部全力以赴,积极投身值班值守、预警信息报送、应急支援、水库调度等关键任务,为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他们设立党员先锋岗,加强值班值守工作,确保每个班次都有党员干部带头,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成立“紧急支援团队”,致力于协助防汛值班、会商和抢险救援等任务,深入灾情最为严重、救援最为艰巨、群众需求最为迫切的区域,积极投身于最艰巨、最艰难、最危险的工作。厅领导亲自上前指挥,实时进行会商分析,全面监控并跟踪进展,持续调整和优化水库调度策略,积极实施科学细致的水库调度,有效拦截洪水并错开洪峰,为赢得防汛抗洪救灾的艰苦战斗贡献了重要力量。
向“险”而行,挺膺担当
水文部门的众多党员干部迎难而上,身体力行地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勇气。在强降雨期间,自治区水文中心的水情党支部党员们从晨至暮,持续不断地进行洪水预警和预报分析工作。为了确保预报的精确性,以及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他们夜间几乎未曾合眼休息。桂林水文中心的莫建英同志率领党员组成的应急监测队伍,在滂沱大雨中奔赴大溶江水文站提供支援。队员们身披救生衣,手持监测设备,面对1.5米深的积水路面,毫不犹豫地踏过马路中央的隔离墩,涉水前进,目的就是为了及时获取那“珍贵”的洪水监测数据。梧州水文中心站的负责人龙衡及其团队成员,面对洪水可能带来的冲刷和漂浮物的撞击风险,毅然决然地乘坐监测船只,逆流而上,成功捕捉到了西江2号洪水的最高流量数据。
及时“叫应”,守护百姓安宁
柳州市融安县板榄镇泗安村党支部书记罗春,身为山洪灾害防御的负责人,在接到自治区水利厅发出的山洪预警信息后,迅速行动,立即召集村内的党员干部对河道水位和潜在隐患进行细致巡查。他果断地发布了转移命令,与村两委的党员干部们一同,逐户进行走访,实施“敲门行动”,确保将37户共计112名群众安全撤离至指定集中安置点,并持续轮班守护。山洪突发,导致一些民居受损甚至倒塌,幸运的是,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洪水消退之后,村里的两委会成员和党员干部们依然身先士卒,积极清理淤泥、疏通沟渠、清扫街道,竭尽全力减轻洪水给受灾群众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心系民生闻“汛”而动 冲锋在前,坚守堤库安澜
梧州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的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当先锋,坚持不懈地投入战斗。他们每日对梧州河东、河西11.934公里的堤防、8座泵站、21座交通闸门、18孔穿堤涵闸门等防洪设施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地毯式”巡查,对每一个关键水位和节点进行严密监测。他们成功应对了西江2024年的第1号、2号、3号、4号洪水,有力地守护了人民群众和城市的安宁。桂林市水利局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他们带领所辖的党员队伍实施了责任制闻“汛”而动 冲锋在前,分驻于各个水库,实时监测水库的降雨和水位情况,确保能够随时了解水库的水情动态,从而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推动水利建设、抵御洪水旱灾、促进地区发展。在面临复杂且严峻的防洪抗旱局面以及繁重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全区水利系统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恪守初心,肩负起防汛的重任,坚定地保卫着江河的安宁,守护着民众的安宁,构筑起一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