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2月14日电,记者华义报道,日本福岛东部海域于13日晚遭遇了一次7.3级地震。日本气象厅迅速通过电视、手机等多种渠道发布了地震预警,此举在地震的横波抵达之前,为民众赢得了数秒至数十秒的宝贵反应时间,极大地协助了人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地震的威胁。
电视上地震预警信号刚一出现,东京的记者便立刻察觉到了建筑物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摇晃10小时60余次地震 日本紧急开记者会,同时,周边一些人的手机也相继响起警报声。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被称为“紧急地震快速报告系统”,其运作机制主要基于两种地震波在传播速度和破坏力上的不同。在地震发生时,纵波的速度通常快于横波,然而,纵波所造成的破坏(即震动强度)却不及横波显著。
日本气象厅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布设了众多地震监测设备。一旦地震发生,位于震源附近的监测站点的地震计能够快速捕捉到地震的纵波。这便使得日本气象厅能够在破坏力更强的横波抵达之前及时发布警报。不同距离震源的各地区,在地震横波抵达前,能够提前几秒甚至几十秒接收到地震警报。
收到警报仅需几秒至数十秒,即可让行驶中的列车减速并停车,同时燃气和电力公司会迅速启动应急保护机制,及时关闭存在风险的设施,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或在室内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然而,在震源周边,这种时间差极为短暂,甚至可能在警报响起的同时,人们就能感受到剧烈的震动。
在地震发生时,其震级数值是固定的,然而地震烈度(在日本被称为震度,在中国则称作地震烈度)却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震中附近以及震源较浅的区域,其地震烈度会更高。日本气象厅对地震烈度进行了分级,从最弱的0级到最强的7级,共分为10个等级,分别是0至4级、5弱、5强、6弱、6强以及7级。
日本气象厅于14日凌晨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指出13日晚发生的7.3级地震是2011年“3·11”大地震的后续震动,并敦促日本公民在未来一周左右期间保持警惕,以防类似强烈地震再次发生。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下55千米深处,幸因震源较深,未触发海啸。在此次地震发生时,福岛和宫城两县靠近震中的某些区域,震级达到了6强。
民众使用的“即时地震预警系统”仅在确认地震强度超过5级弱时才会发出预警,同时会指出哪些区域可能遭受4级或以上的震动。日本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自行选择是否接收地震预警信息。日本NHK电视台的移动应用允许用户自行选择是否接收各类紧急通告,诸如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消息,同时还能自定义接收“当地震级达到多少及以上”的预警通知。
记者为了防止被轻微地震吓到,特地将手机设置为当地震度需达到5弱及以上时才会触发报警功能。所以尽管13日晚发生的地震震级达到了7.3级,然而记者所处的东京都涩谷区的震度仅为4级,所以手机并没有发出报警的铃声。
自2005年起,日本开始实施“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在2007年3月25日的上午,石川县能登地带遭遇了7.0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利用该系统发布了紧急地震警报,这标志着日本气象厅首次借助“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对外正式发布地震警报。紧接着10小时60余次地震 日本紧急开记者会,该系统于同年10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投入使用。尽管如此,这一系统偶尔也会出现误差或误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