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留学生社区探索之旅”活动成功举办,为外籍人士提供了一个深入洞察中国基层社区治理机制的平台。众多来自美国及其他高校的留学生亲身参与了曲阳街道的治理实践,对该治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活动中,中美两国在社区治理领域的共性与差异得到了直观呈现,激发了参与者之间的热烈交流和深入探讨。
活动背景
曲阳路街道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协办了“留学生社区探索之旅”活动,并已顺利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举办。7月17日午时,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夏威夷大学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的CSC留学生参与了此次行程。他们身兼体验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身份,对曲阳街道基层社区的治理创新措施与文化传承进行了细致的调研。
解锁地标
留学生们参观了巴林社区、曲苑以及第一市民驿站等著名景点。他们被巴林社区独特的社区文化所吸引。该社区中老年人口占比相对较高,并推行了一种独特的“双向沉浸”生活方式。居委会的办公区域面积由原先的300平方米大幅缩减至30平方米,此举旨在为建设活动室、运动房等公共活动场所腾出更多空间。
治理模式
居委会工作人员向留学生详尽介绍了将“走百家门”这一传统做法与智能化治理平台相结合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一做法使留学生深刻体验到了中国基层治理的温馨与高效,体现了人情与效率的完美结合。留学生随后对这种治理模式在社区层面的具体实施细节及其带来的实际成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社区服务样本
第一市民驿站的改造项目在留学生群体中获得了“社区服务典范”的高度评价。该驿站由三层楼组成,其中包含“儿童活动区域”以及“代际交流场所”,这些区域的设计让使用者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社区对老年和青少年群体的全面关照。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国社区服务的细致入微和周到关怀。
中美社区之思
麦克,夏威夷大学的学者,在中国度过了十年的生活,其中中学和高中时光都在上海度过。但这一次,他来到了曲阳街道,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他观察到,曲阳街道在历史底蕴、社区文化、居民间的熟悉度以及互助精神等方面,与他的家乡夏威夷存在许多相似点。麦克进一步指出,夏威夷社区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降低的双重困境。此外,他还认为,中美两国在社区基层治理领域存在巨大的交流与合作空间。
文明互鉴意义
主办方强调,本次国际社区交流活动全面呈现了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成效,并生动地体现了文明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曲阳社区通过“易于接触、易于体验、易于感同身受”的方式,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社区现代化的进展。众多社区故事交织融合,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的中国风貌。
各界人士持续关注,并深入探讨我国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在哪些方面具有国际推广的价值。诚挚邀请您加入讨论,通过发表评论、给予点赞以及分享文章来给予本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