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在汽车出口领域再获好评。今年上半年,其出口量显著增长,成为全国各口岸出口总量之最。同时,该口岸采用的创新模式为汽车出口注入了新的生机与动力。
出口数据创新高
根据上海海关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的汽车出口总量达到了127.5万辆。这一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在全国汽车出口的整体规模中,上海口岸的出口量占据了36.7%的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先优势。自“十四五”规划正式实施以来,上海口岸的汽车出口业务显著增长,出口量从2020年的37.9万辆增至2024年的239万辆,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8.4%,这一增长数据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态势。
物流通关优势凸显
上海口岸汽车出口量稳步上升,这一进展得益于其运作高效的物流体系和便捷的通关程序。外港海通码头,位于长江入海口,作为关键交通节点,不仅连通了长江与海洋,还具备众多航线资源,因此成为沿江汽车制造商出口的首选港湾。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海关对出口汽车实施了监管,监管数量达到71.5万辆,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7%,对汽车出口业务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江海联运新模式首秀
7月13日,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对108辆源自重庆果园港的国产汽车实施了严密监管。这些汽车在海通码头顺利完成了换乘过程。紧接着,它们被装载于滚装船上,开始了前往墨西哥的旅程。此举标志着江海联运中转模式在汽车出口领域首次延伸至长江上游港口,并成功开通了一条全新的运输路径。
成本效率双提升
相较于传统陆路运输方式,长江经济带内的江海联运体系激活了水上滚装运输网络的生机,明显降低了企业的运输费用,提高了物流作业的效率,并促使汽车制造商转向水路运输途径。在重庆汽车企业的具体案例中,通过运用这一新颖模式,实现了本地货物的快速通关,显著缩短了通关所需时间。在这种模式下,每辆汽车的总体成本能够降低大约1500元。
两地海关协同监管
为确保新型业务模式的有效实施,上海与重庆海关携手当地政府共同搭建了“渝沪商品车滚装共享班轮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对出口整车的运输过程进行了全面、实时的监控,实现了全流程监管的封闭化管理,从而有效保障了运输过程的安全与效率。
出口航线遍布全球
汽车出口滚装业务不断扩展,外港海通码头已将出口航线拓展至全球六大洲的131个国家和地区,日均有2至3艘滚装船装载货物启航。凭借其雄厚实力,上海口岸正努力推动国产汽车进军国际市场。
上海口岸汽车出口业绩斐然,令人鼓舞,尤其是新运营模式的采纳,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业界关注的江海联运中转模式,未来有望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推广。我们期待您的积极互动,包括点赞、分享,并热切欢迎您参与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