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今年第六号台风“韦帕”在香港登陆。紧接着,香港天文台迅速发布了“十号风球”。这一举措意味着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已进入紧急状态。关于这场台风与城市的较量,其具体进展与最终结果究竟如何,引人关注。
台风预警升级
7月20日,上午时分,台风“韦帕”逐步接近香港地区。香港天文台在7时20分发布了“九号风球”的预警信号,并在9时20分,将预警级别上调至“十号风球”。这一最高级别的风球预警显示,香港将直接面临强烈风暴的冲击。目前,天文台正在持续监测台风的最新进展,并实时向公众提供最新资讯。
城市街道萧条
午后两点左右,记者抵达鲤鱼门海滨,目睹了一幕凄凉景象。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此刻空荡无人,城市仿佛瞬间凝固。狂风肆虐,大有摧毁一切之势。路边的招牌随风摇曳,树木亦被吹得歪斜。行人纷纷避入屋内,整条街道陷入一片死寂。
交通出行受限
台风侵袭香港市区,导致交通状况遭受重大影响。公交车服务被迫中断,只有少数红色小巴在住宅区周边地铁站之间提高了发车频率。在地铁站内,醒目的天气预警信息一目了然,广播系统不断播放“户外列车暂停服务”“港岛线每15分钟一班”等消息。月台上乘客稀少,出行变得极为困难。
市民应对及时
香港岛西部的一家仍在运营的便利店,店员彼特透露,他们已将户外货架转移至店内,目前正主要向周边急需援助的居民提供帮助。在地铁站,李小姐正准备前往香港岛东部探望父母,她表达了对当前恶劣天气的严重关切。同时,在街头,钟先生在目送记者出门时,反复提醒:“请务必注意个人安全。”
庇护中心开放
截至20日傍晚4点52分,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在多个地区建立了34处临时避难所,共计接待了253位居民。据某庇护中心工作人员透露,已有10名市民在此完成了入住登记。该中心正为这些市民提供必需的饮用水、食物、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协助他们安全度过恶劣的天气状况。
灾害情况统计
截至20日下午4时,香港特区政府热线电话1823和消防部门共接到了117宗树木倒塌的举报,此外,水务署确认了3起水浸事件,尚未接到山体滑坡的相关报告。在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6时期间,抵达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数量超过3000名,其中多数旅客已离开机场,目前香港国际机场的运营情况总体上维持稳定。台风“韦帕”正逐渐离开香港,至20日下午4点10分,香港天文台已将风力预警信号升级至最高等级的“八号风球”。随后,风力逐渐减弱,预计在晚上7点至9点这段时间内,风力预警信号将降至“三号风球”。
在应对此类台风灾害的挑战面前,公众普遍在深入思考,哪些方面政府与市民还需继续优化和强化?哪些领域双方需要携手合作,以增强对灾害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