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这座曾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高楼”项目,在遭遇法拍失利及以物抵债的困境后,其最新进展再次吸引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一份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决议文件,揭示了该项目处理方案的实际情况,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博弈逐渐拉开序幕。
网络文件曝光
近期,网络平台公布了一则文件,其中提到了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25年度的首场受益人大会投票相关事宜。文件显示,受益人将就信托计划内所包含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相关附属物的收地风险化解措施进行投票表决。据了解,该信托计划涉及的土地和建筑项目是世茂集团在深圳投资并建造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
68亿收回方案
在收地化险的方案中,确认通过土地整理途径实现土地回收是其中一项核心措施。该措施涉及12宗土地及其相关附着物的补偿事宜,总额预计达到68亿元人民币。记者已就此方案向世茂公司进行了核实。但截至稿件完成时,尚未收到官方的明确答复。本方案详细说明了土地补偿金的分配方法,并明确指出,在获得补偿金后,补偿金的分配比例将基于被抵押土地及其附属物在12项资产总体评估价值中的相应份额来决定。
世茂公开回应
7月14日,中信信托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受益人大会的公告。紧接着,7月16日,世茂集团向该信托项目的投资者发放了一封公开信。信中,世茂指出,68亿元的赔偿金额大约只相当于12块土地原始价值的不足三分之一,且支付周期较长,因此建议相关方共同商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世茂公司发布声明,时至今日,该公司尚未接到关于收回68亿元项目款项的任何官方文件或通告。
项目建设困境
世茂集团在房地产行业调整过程中遇到了资金流转的困境,导致其子品牌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建设项目不得不暂时停止施工,并且该工程已被法院纳入执行拍卖程序。截至目前,该项目的管理职责已经转移至信托计划中的全体投资者手中。世茂方面透露,项目在土地出让阶段,出让方未能获得600米建筑高度的规划许可,因此未能取得合法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一情况直接制约了项目的后续进展。
法律维权行动
2024年9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世茂公司就土地出让事宜及合同争议提起的行政诉讼。该公司在诉讼中请求法院宣布土地出让合同无效,并要求获得所有损失赔偿。此外,世茂公司还希望搭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与政府部门就项目建筑高度及规划与设计等相关问题展开协商,旨在寻找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
未来走向待察
目前,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的未来走向尚处于模糊状态。对于此项目涉及68亿人民币的收购案是否能够获得批准,以及能否达成更优的谈判结果,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一项目不仅对世茂集团及其信托计划的投资者权益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各界人士对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发展走向有何看法?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您还可以对本文给予点赞,并考虑将其分享至您的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