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县情
长子县坐落于我国山西省东南隅,毗邻长治市西部,居于上党盆地之侧,地处黄土高原区域。该县下辖九个镇、两个乡以及两个服务中心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达1029平方公里长子县万人小区开始建设了吗,常住人口约为29.8万人,是山西省内农业、人口和资源都十分丰富的重点县份。
“与天为党”,战略要地:
上党盆地,亦称作长治盆地,地势高峻,地貌复杂,历来难以攻破,因此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人们常说,“得此上党,即可展望中原”。
通衢之地,通达四海:
古时是晋豫两地的交通要道,也是秦晋之间的必经之地,紧邻长治的国家物流中心,太焦铁路与中南铁路在此交汇,成为中南铁路沿线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中欧(中亚)班列已在此开通,长治机场的迁建工作正在进行,未来将形成铁路与航空高速网络交织的立体化交通格局,成为山西晋东南地区通向全球的重要门户。
政策叠加区,优势集聚:
长子县地处京津冀辐射范围、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中原经济区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国家、省级和市级多项重要战略政策的交汇实施区域。
地理区位
能源大县
特产名县
长治地区独此一家的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地,我国果蔬无公害领域的十强县,山西省内的蔬菜主产区,山西省级的良种繁育中心,山西省瘦肉型猪的主要生产基地,优势生猪养殖基地县,以及山西省蛋鸡养殖的焦点县。
中国青椒之乡:
位于北纬37度的黄金农业区域,长子县的优质大青椒被誉为“天下第一甜椒”,并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受到严格保护。
道地连翘产地:
长治成功跻身于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名单之中,成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特优区之一。长子县的连翘产量占据了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长子三宝:
长子猪头肉、长子炒饼和长子理发传承百年享誉四海。
千年古县
太行山在其东,太岳山在其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长子县便有先民活动,众多古代神话传说均源于此地,因此被誉为千年古县、尧王故里、丹朱封地、西燕国都、炎帝桑梓、精卫之乡。
三山两湖: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发鸠山、仙翁山、羊头山等众多山峰,以及精卫湖、皇明湖等众多湖泊,它们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大地上。
金元建筑:
散落着法兴寺、崇庆寺、天王寺等辉煌灿烂的文物古迹。
地质奇观:
西南部仙翁山有迄今2.5亿年的木化石群落,世所罕见。
保护数量:
全市共有6处国家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座金元时期的建筑长子县万人小区开始建设了吗,3个3A级景区,其中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位居全市之首。
投资热县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长子县紧密遵循中央及省市的指导方针,紧密结合本县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创新与发展。该县明确了“打造山水景观、描绘城市美景、布局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愿景,确立了“一城三区八园”的发展战略框架。同时,长子县始终将项目建设视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致力于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进步。
战略定位
晋东南物流基地:
此地为太焦铁路与中南铁路的交汇点,中南铁路线上的最大铁路编组站坐落于此,现已开通中欧(中亚)班列,正致力于成为山西关键的煤炭运输及物资集散中心,以及晋东南地区的“桥头堡”。
全市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主要产出无烟煤与煤层气,且风光储资源相当充沛。近年以来,风光储等新型能源的发展势头强劲,能源的互补性和多元化并存的新能源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特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区: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县,曾是丹朱的封地,也是精卫的故里,汇聚了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地质奇观和人文景观等多种特色,于2023年正式被认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县。
产业布局
区位优势
地处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带、黄河金三角区域以及中原经济区的交汇地带;
地处市区外围25公里范围内,该区域已融入长治一小时经济圈以及太原三小时经济圈;中南铁路、太长高速公路以及长治机场等交通枢纽在此汇聚,可实现便捷通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的直通服务;同时,中欧(中亚)班列的开通亦在即。未来,该地将构建起立体的交通网络,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交织纵横,覆盖内陆地区,并与中欧地区实现紧密连接。
长子经开区概况
2022年7月获得省级开发区资格,占地约7.14平方公里;下设一个区及三个园区,包括丹朱总部经济区、大堡头现代物流园区以及宋村新兴产业园区;采取构建产业链的方式,打造上下游、两岸紧密衔接、共同发展的产业环境,致力于打造成为现代化的综合物流中心、长治市空港产业的新前沿、长子县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营商环境
园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