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业区人群熙熙攘攘,新近开业的深圳大悦城在首日便迎来了超过42万人的客流,同时实现了近2000万元的销售额。在此背景下,北方品牌的大悦城能否在南方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开业盛况
7月14日,深圳大悦城自开业起便展现出卓越表现,当日接待客流逾42万人次,销售额逼近2000万元。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其强大的吸引力。众多消费者纷至沓来,沉浸在商场别具一格的氛围里。在筹备期间,商场已做了周密准备,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
竞争分析
在深圳市场,北方商业集团与南方商业集团之间的竞争表现得尤为突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副研究员王鹏分析称,北方商业集团常采用开设首店和举办IP活动的方式,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与此同时,南方的商业集团,例如K11、华润万象等,则更倾向于打造具有美学特色的购物环境,并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这两大集团各有其特色和优势,它们未来的竞争态势值得关注。
项目历程
2010年伊始,大悦城控股便与深圳宝安区政府签署了框架性协议,此举标志着宝安区25号区域的城市更新工程正式启动。在此期间,拆迁协商历经7年之久,高峰期涉及3500家商铺及近万名从业者。鉴于该区域商铺众多、经营业态丰富,该区域被赋予了“宝安区华强北”的美誉。
招商成果
大悦城控股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表明,该项目的招商率高达99%,吸引了近400个品牌入驻。在这些品牌中,首店和定制店的数量超过了50%。这一高比例的首店数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样化的购物体验,而且也极大地增强了商场的市场竞争力。
全国布局
大悦城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该公司在国内布局了共计44个商业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包括30个重资产项目和14个轻资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商业总面积累计达到了375万平方米。其中,有23个项目是大悦城购物中心,其总面积约为308万平方米。这一商业网络布局的广泛性,充分体现了大悦城在商业领域的强大实力。
深圳市场现状
深圳今年见证了多座商业设施的启用,诸如罗湖益田假日广场以及K11 ECOAST等项目。宝安区商业综合体的数量已逼近四十个,总体量超过三百一十万平米,这一数据凸显了商圈的成熟和繁荣。在这种形势下,新旧商业项目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这对各大商场的业态规划以及品牌吸引力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您是否认为大悦城在深圳地区能够超越其他南方商业集团,成为行业领先者?我们热切期待您的见解加入讨论,同时诚挚邀请您点赞及分享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