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央视出品,必是精品”,这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仅以今年为例,从年初的热门剧集《六姊妹》和《北上》到《藏海传》、《蛮好的人生》,以及目前热播的《以法之名》和《锦绣芳华》,每一部作品的制作都相当精良。
尤其是这部《锦绣芳华》,它承袭了前作荣获“白玉兰最佳美术奖”的荣耀,进一步强化了对大唐文化的推广与弘扬。
不仅加深了国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增进了外国朋友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浏览外网上一连串的赞誉,相信每一位网友都深感自豪。
一部好作品的呈现,背后必定有人负重前行。
《锦绣芳华》之所以制作精良、角色形象丰满,离不开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演员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的执着精神让央视也深受触动。
就在昨天,央大中午的发文赞叹《锦绣芳华》的火场戏:
为了展现出最为逼真的效果,以及捕捉到高质量的镜头,杨紫和李现不惧火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演绎,可以说他们在场景布置和演员表现上都倾尽全力,力求达到最佳状态。
不提及表演水平也不赞美制作团队,但观众仍能深切体会到央视的高度认可,紧接着,超过3000人的点赞无疑是对这一认可的有力佐证。
的确,《锦绣芳华》在场景和演员呈现上都尽力做到了最好。
剧中这段芳园被烧的火场戏尤为重要。
编剧意图通过此情节,解开郡主李幼贞与何惟芳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
意图借助它来促进宫廷中的权谋发展,使宁王对蒋长扬产生不满,逐步导致两人关系恶化。
所以,这场戏必须是宏大的,震撼的,令观众难忘的。
为了这场戏,剧组也是费尽心血。
为了追求拍摄的真实感,他们毅然点燃了熊熊烈火,将芳园彻底焚毁,这一幕不仅让角色们感到痛心,也让观众们深感遗憾。
当初,为了打造这片芬芳的园地,制作团队投入了整整一百多天的辛勤努力。从细微的茶桌用具到宏伟的房屋建筑,每一寸角落都令人叹为观止。
就连杨紫都称:“哇,好大啊,剧本儿都没有实景震撼。”
在第一季里,芳园初次亮相便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被誉为:“景观之冠”。
此间唐时佳丽笑语盈盈,主角们将此地视作归宿,辛勤耕耘,严谨度日,宛如观众亦置身其中。
所以,目睹芳园被火焰吞噬,那火光四溢的景象如此逼真,内心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悲痛,反倒是强烈地期盼这一切都只是特效的呈现。
火焰确凿无疑,因此演员们需投身于熊熊烈火之中进行拍摄,稍有差池便可能遭受伤害,然而杨紫与李现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勇往直前。
为确保演员的人身安全,剧组首先在地面上洒了水,接着两位演员被火光所包围,遭受烘烤,距离仅剩不足半米。
尽管如此,他们仍旧能够全身心投入地演绎角色,台词表达得相当流畅,神情和动作都十分精准,观看剧集时让人深受触动。
最可怕的,还是李现提着水桶进屋差点被掉下来的灯砸住那段。
吊灯燃烧着炽热的火焰,猛然坠落,李现需在舞台上展现出因童年阴影而对火产生极度恐惧的形象,并在熊熊烈火中持续表演了整整三分钟的戏码。
遭受火焰炙烤的剧痛,恶劣环境带来的压迫,都让演员精神高度紧张,因此剧中的那场因恐惧而失态的戏码,显得格外不自然。
此外这里不得不提一嘴,编剧设计的很巧妙。
蒋长扬勇闯火海,意图拯救何惟芳,这源于他的内心所愿。然而,随着情势的紧张,他开始担心自己会失去理智,最终是何惟芳伸出援手,助他一臂之力。随后,两人携手共渡难关,成功逃离了火场。
这不仅彰显了爱情的崇高,也凸显了女性坚韧的品质,她们并非仅仅是他人附庸,更能够成为支撑他人的力量。
除了这段火场戏,剧中还有非常多用心的制景。
比如最新剧集里的万国来朝场面,气势恢宏,尽显大国风范。
笙声悠扬,萧音婉转,琴韵绵长,这些古乐器合奏的旋律缓缓流淌,让人宛如置身于大唐的辉煌盛世之中。
宴席两侧的餐桌之上,摆放着各式酒杯、食盘、刀叉以及碗碟,无一例外,全都是闪亮的黄金材质制成。
还有各种难见的美食佳肴,生活在当代的我们都很少有吃过的。
各国来使品尝着美食,看着舞台中央各式各样的舞蹈,目不转睛。
放到以前古装剧的转圈圈,观众都会疑惑”这有啥好看的”?
然而如今,观众们观看剧集时的专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剧中人物,这全因为《锦绣芳华》中的舞蹈表演足以荣登春晚的舞台。
非遗杂技中的空竹舞、男子舞伞宛如舞剑般潇洒,异域风情的女子下腰技艺高超,祝融起火的绝技令人叹为观止,将军舞的雄壮气势、毛笔舞的优雅韵味,每一幕都让人陶醉不已。
排练这些舞蹈也是不易。
一位参与欢云楼舞蹈表演的网友曾表示,他们连续苦练了两个月之久,指导老师的要求极为严格,训练强度极大,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汗水也常常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回到家后,他们总是立刻投入到洗浴之中。
最后才呈现了一场充满力量感又不失观赏性的将军舞,极其震撼。
这并非极致,更令人振奋的是,何惟芳随后来向各国使者展示了大唐所特有的雪中牡丹。
园中每一处雪景均由剧组精心打造,每一片雪的厚度都经过导演的亲自调控,从远处看去,雪景显得格外真实,富有层次感。
园林之中,白色如雪,唯有中央的幔帐披覆着艳丽的红光,让人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其上,那里正是含苞待放的牡丹所在。
而这让使臣们惊艳的雪中牡丹,其实在历史上也有真实记载。
当时武则天曾立诏: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意思就是命令全国上下的花匠,想办法让百花在冬天盛开。
洛阳的园艺师们掌握了先进的养护花卉技艺,他们选择在拂晓之际,巧妙地促使花朵绽放。
剧中的何惟芳通过搭建暖房,并持续不断地日夜烘烤炉火,以此来调节室内气候。
经过对牡丹枝条的质地进行探索,掌握了其开放的最佳时机,最终筛选出了那些能够在节日期间绽放的花朵。
尽管剧中描绘的只是简单的插花,然而,这样的情节却充分揭示了古代我国工匠的非凡智慧,编剧的确是让每一幕戏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最后看着使臣们满眼惊叹之色,心中瞬间涌起自豪与喜悦。
这一刻,观众与何惟芳的灵魂似乎碰撞在了一起。
结语
衷心感激《锦绣芳华》的制作团队投入了如此多的心血,这使得我们得以领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令人赞叹的景观布局以及卓越的文化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使我们在面对世界时更加充满信心。
女主的经商之路,从个人命运的起伏,逐渐升华至为国家大义献力的崇高境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
目睹何惟芳毫不犹豫地跪地以示忠诚,皇帝在弯腰伸手将她搀扶之际,内心同样充满了震惊与激动之情。
士农工商各有所司,商人在序列中位居末尾,然而在众人面临困境之时,各方均不可或缺,这一现象从侧面凸显了人人平等、和睦共处的价值观。
这样的好作品,才是国产剧真正的榜样!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