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 资料图
近期,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自2025年1月1日开始,对于在2024年底前已按照规定程序完成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将实施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提升。此次调整的总体目标是,使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加至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2%。
为何调整为2%的增长幅度?在今日22时左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方微博发布了《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调整比例》一文,文中提到,本年度确定的养老金调整比例为2%,这一决定是在全面考量了物价攀升以及工资水平提升等多重因素之后得出的。
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2024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升了0.2%,涨幅相对较小;同时,养老金的调整比例达到了2%,这一调整幅度足以确保养老金的购买力不会降低,从而有效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观察工资增长情况,2024年,我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员工月均收入较前一年提升了2.8%,而城镇私营企业员工月均收入则增长了1.7%。国家还规定了养老金上调2%的比例,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让退休群体共同享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政策宗旨。
文章指出,《社会保险法》明确要求,“需结合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以及物价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并提升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标准”,这充分表明,物价的变动和工资的增长是决定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的关键要素。考虑到物价的攀升,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此确保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这对于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工资的增长,主要是为了让退休人员能够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因为今日的成就也离不开退休人员过往的贡献,这样的做法有助于维护代际间的公平。在国际范围内,众多国家在调整养老金时普遍依据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等指标来设定调整比率。我国在制定养老金调整比例时,全面考量了物价攀升与工资上涨等多重因素,确保了调整比例的合理性。这一做法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也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相一致。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视为重中之重。自2005年起,我国持续对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进行上调。到了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均基本养老金已较2012年翻了一番,养老金水平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回升态势良好,但巩固这一基础的工作仍需加强。国际形势复杂且严峻,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伴随着阵痛。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正致力于保障和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适度提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决策和安排,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退休群体的深切关怀与支持。
资料来源: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供,作者为郑伟,担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主任。
此前报道
官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
近期,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关于调整的具体措施,下面我们共同来详细探讨。
2025年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通知》中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针对那些在2024年底前已按照规定程序完成退休手续,并且已经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将提升其基本养老金的数额。此次调整的总体幅度是,将2024年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加2%。
此次调整基于对物价波动及员工薪资提升等多种因素的全面考量,旨在科学地设定养老金的调整幅度。
《通知》强调,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需依据本地实际情况,拟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并迅速启动实施,务必尽快将调增后的养老金发放至退休人员手中。
今年养老金调整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自2005年起,我国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持续的调整,使得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得以持续上升。那么,这次调整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
本次调整延续采用固定额度调整、与相关因素挂钩调整以及适度倾斜调整的复合方式,其核心在于对养老金数额较低的人群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按照上述办法,每个人的基本养老金增长比例都有所不同。
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养老金对于亿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计至关重要。根据专家的观点,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我国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拥有较为稳固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