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鲍威尔证词全文
衷心感谢各位提供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向大家呈现联邦储备系统发布的《半年货币政策报告》。
美联储持续致力于完成我们的两项核心任务——即促进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从而惠及美国民众。尽管当前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经济的基础依然坚固。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正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通货膨胀率已显著下降,但仍然略高于我们设定的2%的长期目标。我们正密切监控可能对这两项任务造成影响的各种风险。
在谈货币政策之前,我将先简要回顾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经济形势与展望
最新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依然稳定。继去年成功实现2.5%的增长目标之后,据相关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小幅回落。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企业为规避潜在的关税影响而提前进行的进口活动,进而引发了净出口的波动。这种不寻常的波动给GDP的准确测算带来了挑战。即便在剔除净出口、库存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后,国内私人最终购买(PDFP)的增速依然维持在2.5%鲍威尔称若无关税政策美联储已降息,显示出其稳健的增长态势。在PDFP的构成上,消费者支出的增长呈现了减缓的趋势,与此同时,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投资在经历了第四季度的低迷后出现了回升。然而,近期家庭与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信心指数有所降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主要源于对贸易政策的忧虑。对于这些变化将如何作用于未来的支出与投资,目前尚需进一步观察。
在劳动力市场领域,整体态势持续保持稳定。今年头五个月,非农业就业岗位的月均增量达到了12.4万个。5月份的失业率仅为4.2%,这一比率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在过去一年中波动范围相对较小。尽管工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依然超过了通货膨胀率。从多方面指标来看,劳动力市场整体呈现出均衡态势鲍威尔称若无关税政策美联储已降息,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相吻合。目前,劳动力市场并未对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这一现象有助于逐步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长期存在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的差异。
自2022年中期以来,通货膨胀率已显著下降,然而与我国设定的2%的长期目标相比,仍显偏高。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及其他数据的计算,截至5月,过去12个月里,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总指数上升了2.3%;在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后,核心PCE物价上涨幅度为2.6%。近期,短期通胀预期指数呈现上升态势,这一现象在市场及调查数据中均有体现。消费者、企业以及专业预测者普遍认为,关税的提高是导致通胀预期上升的主要原因。然而,从长期和中期视角来看,大部分通胀预期指数依旧与我国设定的2%通胀目标相吻合。
货币政策
我们的货币政策制定以追求“最高就业率”和“价格稳定”两大目标为核心。鉴于劳动力市场已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同时通货膨胀率略有上升,自年初起,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持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设定在4.25%至4.5%之间。我们持续减少持有量,针对美国国债及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同时自四月起逐步降低缩减规模,确保平稳过渡到充足的准备金架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依据最新数据、经济前景的演变以及风险评估,不断调整并确定货币政策的适宜方向。
政策调整持续进行,其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关税的实际效果将依赖于其实施的具体程度。在今年的4月份,市场对于关税最终实施水平的预测达到了峰值,随后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本年度新增的关税仍有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并对经济活动产生抑制作用。
这种通胀效应或许只是导致价格水平短期上升;然而,也有可能通胀压力将持续存在。我们能否阻止这种状况的发生,关键在于关税影响的大小、价格波动的持续时间,以及我们是否能够成功锁定对长期通胀的预期。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职能在于维持对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固,避免单次价格上涨演变成持续的通胀难题。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对“实现充分就业”与“保持物价稳定”这两大任务进行权衡,并始终铭记,若物价不稳定,便难以确保对所有美国人都带来益处的持久强劲就业态势。
目前,我们占据了一个有利的地位,能够观察更多经济数据的动态变化,据此来决定是否对政策立场作出调整。
最后总结:
我们充分认识到,美联储的任何举措都会对全国各地的社区、家庭以及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旨在履行我们服务公众的职责。美联储将全力以赴,致力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
谢谢大家。我愿意回答各位的问题。
(财联社 史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