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在直播中推销友商的新车:小米YU7让人翘首以盼?不妨试试小鹏、理想、特斯拉!
若您此刻决定购买小米YU7,恐怕需得等到来年方可拿到爱车。7月2日夜晚,雷军在小米的直播间里,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丝苦笑。
这不是他第一次劝消费者“别等小米”。
去年小米SU7一经推出,他就公开向大众推荐了智界、蔚来、小鹏等品牌的竞争车型。
此番,他直接在直播平台上扮演了“竞争对手产品推广者”——“小鹏G7即将明日亮相,理想i8将在月底正式开售,特斯拉Model Y目前还有促销活动……如果实在按捺不住,不妨关注一下这些车型。”
“江湖不能只有打打杀杀”
雷军这番“反向带货”并非客套。
小米YU7正式发布之际,小鹏汽车的掌门人何小鹏毫不犹豫地订购了一辆。对此,雷军迅速在微博上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并且特意向小鹏G7的畅销送上美好的祝愿。
我与小鹏相识已有将近二十载,尽管我们之间有时会有竞争,然而在江湖之中,光有争斗和杀戮是远远不够的。雷军在说这番话时,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老友间的戏谑。
实际上,这种“相互吹捧式”的营销手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罕见——蔚来汽车的李斌曾公开赞扬理想汽车的产品定位,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多次为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发声。
在频繁出现“相互攻击”的行业氛围中,雷军主动引导流量给竞争对手的行为,使得众多网友纷纷表示他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
“诋毁对手?真没必要”
不过,并非所有车企都这么“和谐”。
雷军在直播中透露,近期一些品牌的销售为争夺小米的订单,竟然开始编造所谓的“拦截话术”——有人声称我们的续航数据存在虚报,有人诋毁我们的智能驾驶系统不安全,甚至还有传言说我们的工厂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需求……
我已对每一条传闻进行了深入分析,雷军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若对自家的产品充满信心,只需阐明其优势即可,何必去诋毁他人?”他的这番言论,似乎在间接批评之前余承东关于“某跨行业汽车企业依赖流量制造热点”的争议性说法。
初夏时节,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含蓄地表示:“诽谤他人,实则是对他人的一种仰慕。”
30万订单背后:33岁年轻人、30%女性车主
尽管倡导“勿拖延”,然而小米YU7的预订情况却异常热烈——自上市起仅3分钟便创下20万大关的预订量,18小时后,锁单数量更是激增至24万。
针对“数据注水”的疑问,雷军作出回应称:“7天无理由退货是业内通行做法,我们只是额外提供了数日的试驾体验。”他进一步透露,选择从SU7转向YU7的老车主比例不足15%,由此可见,绝大多数订单均来自于新客户。
令人惊讶的是,用户画像的数据显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女性用户比例竟高达30%。
雷军指着数据图,笑着说道:“特斯拉Model Y的目标用户群体与我们的产品极为相似。”他补充道,“在上海、杭州和北京,订单量尤为突出,令人巧合的是,这三个城市也是Model Y销售最为火爆的地区。”
出海?先让国内用户开上车吧
有网友咨询小米何时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对此,雷军给出了坦诚的回应:“目前国内的销售任务已经排到了明年,至少在2027年之前,我们无法分心去处理出口业务。”他的这一言论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了直接体现——紧接着的第二天,港股市场开盘后,小米的股价应声下滑,盘中跌幅一度超过了5%。
实际上,雷军的这种坦率态度反而能赢得人们的好感。据一位汽车行业的分析师在私下里评论道,目前新能源车市场上最需要的并非是花哨的营销手段,而是真正的诚意。或许正如雷军所言,无论是卖车还是制造手机,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的实力。
至于用户选择小米还是小鹏、理想、特斯拉?
至少这位CEO自己觉得——“都是中国制造,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