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7月5日报道,甘肃省天水市的一所幼儿园因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出现血铅含量异常的情况。官方消息显示,7月1日,负责执法的部门已对此幼儿园展开立案调查。紧接着,7月3日,有十余位家长带着孩子前往陕西省西安市中心的医院接受住院治疗,治疗过程跨越了省界。
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楼(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7月4日早晨,记者亲临西安市中心医院进行考察,看到不少家长正忙碌地在住院楼内照看孩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前一天带着孩子来院接受治疗,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检查。当天上午10点35分,孩子开始了输液治疗。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血铅含量高达397微克/升,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状况,家长们都感到困惑。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儿科病房,一位来自甘肃的父亲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情况。
3日,部分血铅含量偏高的儿童已被纳入治疗。患儿家长透露,治疗周期为十天,疗程结束后将进行复查。若血铅水平依旧偏高,则将进入下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持续观察病情,整个治疗周期大约需要半个月。
记者得知,一些患儿的血液中铅含量在300至408微克/升之间波动。这位母亲回忆道:“我家孩子去年秋天感冒后,咳嗽一直不停,偶尔还会头晕,但始终不见好转。孩子偶尔还会肚子疼,医生当时说是痉挛,我们并未联想到铅中毒。直到幼儿园里有个孩子出现各种症状,送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血铅异常,我们这才意识到幼儿园里存在这样的问题。”
医生指出,孩子体内血铅水平异常很可能是长期累积所致的慢性病症。一位家长感慨道:“这还是我们头一回带小孩,不清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否都会这样。孩子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时而肚子疼痛、腿部麻木,性情急躁,不愿意好好吃饭,而且抵抗力较弱。”
医院的一名护士,来自儿科,向记者透露,目前医院具备接收这批来自甘肃的患儿的能力和条件,但关于其他信息,她表示目前还不便详细说明。
若体内检测到铅含量,便可能存在中毒风险,至于中毒程度,需依据检测结果来判断。7月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丁晓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体内大部分铅能够被排出,然而,仍有少量铅可能留在体内。丁晓庆指出,儿童血铅浓度过高时,会出现诸如恶心、呕吐、脱发、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丁晓庆建议,孩子们应当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在刚装修完毕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尽量少吃含有大量添加剂的食品,减少食用如皮蛋、爆米花等铅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不要啃咬那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塑料制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