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恶意》,接受采访时,陈思诚表示:
我期望大家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后,在今后发表意见、发出声音之际,亦或在决定采取微小恶行之时,心中能有一丝犹豫,能够回想起电影中那些角色的悲惨境遇,哪怕只是一瞬间的迟疑,这便是我认为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最真挚的善意。
显然,如今来看,陈思诚的这一目标是无法实现了。
豆瓣的评分是6.3,与猫淘的评分有着较大的差距,然而这或许正是最贴近该电影实际水平的评价。
担任监制与编剧双重角色,即便并非导演,陈思诚依旧稳坐这部电影的核心位置。
这部《恶意》宛如依照模板撰写的高考优秀作文,尽管得分颇高,却难以成为一部杰出的作品。
自然,就票房表现而言并不出色;尽管目前单日票房的排名有所提升,预计票房也有所增加,但相较于陈思诚近年来的作品,这部电影的票房仍旧是最差的;若回顾更早的时期,其票房表现也仅次于一部名为《外太空的莫扎特》的电影。
陈思诚耗时十年的巅峰之作《解密》,尽管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然而其取得的3.34亿票房成绩,仍旧超越了当下《恶意》的票房表现。
但以成本而论,《解密》无疑亏损最为严重。
毕竟,如今的《恶意》算是中等成本之作。
陈思诚以悬疑片闻名,凭借《唐探》和《误杀》系列大获成功,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陈思诚立志要构建自己的电影宇宙。尽管如此,成功与失败并存。自《三大队》起,陈思诚开始聚焦现实主义题材,但这部作品尚未形成特定类型。它更偏向文艺风格。而最新的《恶意》则完全实现了类型化。
正如陈思诚所言,《恶意》或许是一部具有社会实验特征的电影,其内容本体颇具创新性。此外,该片还打破了传统,以类型片的形式巧妙地呈现了这一新颖的内容,并将其归类于特定的类型之中。
这类影片的形态,显而易见,然而在内容核心上,该片却缺乏新意。
观影后,观众们并未感受到极大的震撼,尤其是考虑到陈思诚的执导身份,这部影片对于他来说并不构成太大的挑战。
但依然在文本方面还是花费了三年的时间。
在三年间的跨度里,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时重现,更不用说同期已有众多同类型电影上映,这一切使得如今的《恶意》显得有些过时和陈旧。
陈思诚无疑实现了作品类型的创新,且电影的核心卖点正是剧情的反转。在各式各样的宣传海报上,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宣传语:“全员皆恶,反转迭起”,又或是“高楼坠落命案,反转连绵不断”。
宣传团队将电影的亮点锁定在剧情反转上,此举确实颇具吸引力,观察最终效果,反转无疑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卖点,并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
然而,对于这部以现实主义为题材的作品,观众所期望的远不止于剧情的逆转,而那些逆转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在形式上,《恶意》的表现堪称完美,其技法的熟练程度更是令人惊叹不已。
然而,在内容与深度方面,该电影并未展现出显著亮点,其剧情既简单又直观,角色形象甚至显得过于模式化。我们对于影片的情节已是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其中的人物却感到陌生。这主要是因为角色塑造缺乏真实感,过于拘泥于形式,与实际生活脱节。
演员们尽管如此,依然呈现了出色的演技,圆满了导演交付的使命,然而他们心中清楚,这只是完成了职责,完成了演出。
该影片对网络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然而,其批判的焦点却意外地指向了普通民众,同时也不乏媒体从业者与媒体机构,却并未深入触及问题的根本所在。
陈思诚坦言,此片旨在不给出明确答复,而是期望每位坐在键盘前的人能够从中映照出自身的影子。
这样的言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是一种典型的老式说教。
即便你未打算给出回应,也请务必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而,你所呈现的只是表象,对于问题的本质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却将指责指向了广大的民众。
影片也是借用张小斐饰演的叶攀进行着一次次控诉。
恶劣的言论传播速度远超善良之声,负面信息的热度远超正面内容,恶意被转化为热度,热度又吸引了大量关注,关注汇聚成了流量,而流量最终转化为金钱,这难道就是我们当前的网络舆论生态吗?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这样的言论自然是犀利的,但更多又像是无病呻吟。
尽管影片倡导民众需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然而该片本身却充当了一个情绪的出口,充斥着对现状的不满、对某些事物的轻蔑以及对某些态度的轻视。
尽管在整个事件中,普通民众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然而,并非所有民众都怀有恶意。正如人们常言,社会上善良的人仍然占多数。然而,影片向我们展示的却是每个人都似乎并非善良之辈,他们普遍充满恶意,甚至影片还刻意夸大了这种恶意。
陈思诚同样指出,这部作品里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角色,或许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扮演着反派的角儿。我们往往忽视个体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或是人性的灰色地带,然而我认为文艺创作应当勇于直面真实。
看上去,陈思诚还有些义正辞严,但更像是一种投机。
陈思诚刻意增强冲突,强调情感波动,却对深层矛盾和根源轻描淡写,刻意避开背后的平台、资本力量,乃至监管因素。
当然,从电影的角度考量,避免争议无疑有助于顺利上映,然而这却降低了影片的现实表现力,使得整部作品显得不够深刻。此外,对于创作者而言,或许他们也不敢深入探讨更深层的问题,毕竟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平稳与安全。
毕竟在当下的环境之下,安稳才能制胜。
对普通人而言,这仅仅是众多环节中的一环,甚至无法左右或掌控,最终却成了攻击的焦点。
这部影片表面上看似客观展示,推崇善良,然而实际上它已经走上了充满恶意的道路,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偏颇之处。
这部影片本身就是“恶意”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