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是众多中老年朋友在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常用的基础药物。然而,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进而增加用药的副作用和健康风险。以下将详细介绍可能出现的三种营养素缺乏情况。
辅酶Q10受抑制
他汀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特定酶来降低胆固醇的生成。然而,这一过程同样是辅酶Q10合成的关键途径。众多研究已经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体内辅酶Q10的内源性合成受到阻碍。举例来说,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个体,其体内的辅酶Q10水平普遍低于未服用该药物的个体。
辅酶Q10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在心脏、肝脏等关键器官的能量代谢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当辅酶Q10的水平下降时,器官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会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来说,监测辅酶Q10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维生素D或缺乏
胆固醇作为维生素D合成的必要成分,在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的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对维生素D合成产生影响的可能。众多观察性研究指出,在长期服用他汀的群体中,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较为普遍。尽管这些研究尚未明确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现象仍需引起关注。
维生素D的不足对健康具有显著影响,不仅会干扰钙质的吸收,还可能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产生不利影响。针对那些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且存在维生素D缺乏症状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3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其生物活性较高,并且与富含脂质的饮食一同摄入时,吸收效果更佳。此外,维生素D3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硒元素易减少
硒元素与蛋白质结合后,可生成具有激活抗氧化作用的硒蛋白。然而,他汀类药物的代谢过程可能会消耗体内的硒,进而影响硒蛋白的功能。相关研究指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血清中硒含量下降,同时细胞实验也发现,他汀类药物会抑制硒蛋白及谷胱甘肽相关酶的生成。
硒元素不足对人体造成多方面不良影响,包括降低抗氧化防御机制,提升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可能,例如转氨酶水平上升、肌肉不适等症状,同时亦可能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影响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心血管健康。尽管如此,人体对硒的需求量并不大,其安全摄入范围较窄,因此通常不推荐自行服用硒补充剂,而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关注营养素缺乏风险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关注以下三种营养素的潜在不足。若忽视这些问题,可能会提升药物副作用的潜在风险,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对相关营养素水平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补充营养素
一旦发现存在营养素不足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例如,可以适量增加富含辅酶Q10的食物摄入;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建议选择D3形式,并与其中的脂质食物一同食用;至于硒的补充,则需根据个体情况,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保障用药安全
关注营养素不足状况,有助于确保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并增强心血管健康收益。患者应遵医嘱,持续使用他汀药物,并重视个人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