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报·欧洲版》的比利时官方网站于6月30日发布了一篇标题为《欧洲转向新贸易战略:告别特朗普,拥抱亚洲,这一策略能否成功?》的文章,该文由雅各布·魏茨曼撰写。文中摘录内容如下:
欧洲民众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威胁感到厌倦,正积极寻求一项创新的行动方案,他们开始将视角从西方转向东方,寻觅那些遵循规则进行合作的伙伴。
特朗普擅自决定提高关税——若欧盟与美国谈判代表未能就贸易达成一致,自7月9日起税率可能提升至50%——这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构成了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她的应对策略是什么?选择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成员国展开合作。CPTPP是以太平洋地区为核心的贸易组织,吸纳了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和经济立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欧盟与CPTPP的成员共计39国,其贸易量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三成比重。有观点指出,成立一个“自愿联盟”或许可视为重整国际贸易格局、破解世界贸易组织体制性僵局的初步举措。
冯德莱恩于6月26日欧盟峰会结束后发表言论,强调该方案旨在向全球展示,依据规则与众多国家实现自由贸易是可行的。然而,关于如何让这个“自愿联盟”真正发挥效用,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资深贸易谈判专家蒂姆·格罗泽、史蒂夫·弗休尔以及约翰·克拉克共同提出,他们认同一个观点,即应提前作出保证,致力于坚守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规则。
格罗泽曾身为新西兰的贸易部长,弗休尔曾是加拿大的首席贸易谈判官,而克拉克目前正担任欧盟的高级贸易谈判代表。他们指出,此举将向华盛顿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全球经济中的大部分,包括美国的大部分传统盟友,依然坚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奥巴马担任总统时,美国面临了加入CPTPP的机遇,那时该协定尚被称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然而,特朗普在首个任期里,即在2017年,协议尚未正式确定之际,便做出了退出的决定。
前欧盟首席贸易谈判代表伊格纳西奥·加西亚·贝尔塞罗指出,当前这种潜在的伙伴关系不应将美国拒之门外,亦不应将其视为对抗特朗普总统的策略。但另一方面,他强调,若美国不信任规则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且不愿参与其中,那么其他国家就只能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独立前行。
作为CPTPP的加盟国,英国同样积极支持欧盟增进与这两位潜在合作伙伴关系的举措。英国首相斯塔默于6月26日公布了英国脱欧后的首份贸易政策,他提到:“我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的领导人持续进行对话,探讨我们英国如何能够以更加便捷、更优化的方式与他们进行贸易往来。”
这些国家均为CPTPP的成员,英国在去年12月份正式成为其中一员。斯塔默领导的政府对于CPTPP与欧盟展开合作的构想,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若欧盟与CPTPP成功构建一个全新的价值与利益联盟,该联盟便能作为基石,应对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所累积的诸多贸易难题——该组织总部设于日内瓦,其运作基于成员间的协商一致,然而其最大的成员国美国却不愿参与合作。
格罗泽、弗休尔以及克拉克强调,推行一切措施应从那些能够采取更为坚决行动的国家着手,地点应选择日内瓦之外。从长远角度考量,他们相信,这一群体将成为确立新规要点的核心,同时也是构建一个能够为成员国人民带来持续经济增长与繁荣的贸易体系的关键所在。
冯德莱恩已开始向CPTPP成员国的领导人表达友好。在本周与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会晤并共同发布声明后,她提出双方均赞同“尽早”开启欧盟与CPTPP的对话。一位欧盟官员透露,他们计划在7月份举办一场部长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