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应该小心了。”
这是一名美国记者在试饮瑞幸咖啡后的直观感受。
六月底,瑞幸咖啡在纽约新设了两家分店。许多美国消费者虽然未曾听闻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却对其原味冷萃赞不绝口;同时,也有人特别钟爱冰椰拿铁,并认为其品质“完全可以与星巴克相提并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瑞幸咖啡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介于3.45美元到7.95美元之间,而且新用户通过下载App便能够获得额外的折扣,这使得其性价比显著超过了星巴克。
瑞幸咖啡进军美国,在纽约开设两家门店。
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反败为胜,现正以崭新的形象迈向国际,勇敢地冲击着那些传统且成熟的咖啡消费领域。
实际上,瑞幸咖啡并非唯一,近年来,众多中国的饮料品牌纷纷踏上了“国际化征程”。
蜜雪冰城在全球12个国家开设了超过5000家分店;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霸王茶姬在海外的分店数量增加了13家;同时,茶百道进军了韩国和欧洲市场,库迪和喜茶也纷纷在北美市场展开布局。
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式饮品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竞相尝试并热衷于分享的新趋势,他们不仅愿意为之付费,更享受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品饮的瞬间。
中国饮品品牌为何能在海外市场上“乘风破浪”?
一是数字化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双引擎驱动。
瑞幸咖啡计划将已在中国市场完善的运营模式全面推广:实现自助下单、实现无接触式取饮、与本地支付系统无缝对接,整个流程的数字化操作显著减少了试错所需的经济成本。
通过平台动态的调配机制,我国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复制产品品质并有效管理成本。每一杯咖啡的制作背后,都依托着一个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布局的供应链体系。
二是本地化运营的灵活应变能力。
蜜雪冰城于越南扩大了就餐区域,并推出了凤梨香茅等特色风味;在哈萨克斯坦的试运营阶段,并未主动向消费者推荐产品,而是让当地顾客自主选出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人们在悉尼的蜜雪冰城店外排队等候下单。
中式饮品品牌已不再专注于市场推广教育,转而依靠其熟悉的口感来降低消费者接受的新品难度,并通过品牌故事讲述,逐步培养消费者的认同与好感。
三是价格优势构筑了入门友好型体验。
蜜雪冰城在海外市场以大约一美元的价格开启了性价比之战;而瑞幸咖啡在初期推出时,通过1.99美元的优惠活动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投放,迅速吸引了第一批忠实粉丝。“新鲜且价格合理”,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初次尝试中式饮品的主要动机。
尤为关键的是,这些品牌正通过其产品、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塑造,打造出一种具有强烈身份认同感的社交消费氛围。
霸王茶姬借助独特的包装设计和文化体验活动,向人们娓娓道来中国茶饮的故事,同时增强了“东方茶饮”的文化标识;而喜茶则凭借“中国风门店”与社交功能的结合,迅速走红,在英国伦敦等国际都市引发消费者竞相排队体验。对于全球的年轻群体来说,品味中式饮品,正逐渐成为一种轻松便捷地与中国文化产生共鸣的方式。
当然,远航海外并非总能一帆风顺。本土竞争者的挑战、国际文化差异的障碍以及跨国监管的分歧,每一片“新大陆”的探索都离不开精确的战略规划和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当下的中国饮品品牌,已不再仅仅是模仿者,它们已成为挑战者,甚至有可能塑造行业的新标准。
在泰国首都曼谷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在澳大利亚悉尼的学术区边缘,以及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里——各式奶茶与咖啡饮品正逐渐成为中式生活模式走向国际舞台的新媒介,它们正在重新塑造全球消费者对于“美味”“更新鲜”以及“文化享受”的认知。
毛宁发言人指出,中国品牌凭借其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深厚、设计创意丰富以及跨越国界的情感价值,正逐渐获得海外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中国品牌正迈向全球,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三里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