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度开始,我国推行逐步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民众获得了退休时间上的自主权。参保者可根据个人需求决定是否选择提前退休,同时,他们还可以与雇主达成共识,将退休时间推迟,但最长不超过三年。
一位朋友提及,今年退休时间推迟了一个月,而养老金的发放月份并未发生显著调整。因此,他少领了一个月的养老金,心中感到些许不快。这情况是否属实呢?
退休养老金的核算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若我们选择晚退休一个月,这便意味着额外缴纳了一个月的养老保险费用,同时,国家还提供了晚退休养老金发放月数的额外激励措施。
退休养老金计发月数是如何计算的?
养老金计发月数的规定源自2005年,该规定基于2000年城镇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75.21岁(约等于75岁),在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4%的假设下,计算了不同年龄退休者恰好在其平均预期寿命时将个人账户余额耗尽的月数。
若我们选择在50岁、55岁或60岁退休,那么领取月数将分别为195个月、170个月和139个月。假设每年个人账户余额以4%的利率进行计算,那么在75周岁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将恰好被领取完毕。
在那时,若退休年龄未达到整数,诸如山东、江苏等地的地方性政策会依据下一年龄段的计发月数进行计算。例如,若某人60岁整月不足,那么其养老金计算将依照61岁对应的132个月计发月数,这无疑会显著提升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自实施逐步推迟退休政策以来,为确保养老金计算能够平稳过渡,我们采取了按比例过渡的方法。例如,若退休延迟一个月,50岁零1个月将转换为194.6个月,55岁零1个月将变为169.5个月,而60岁零1个月则对应138.4个月。
晚退休一个月能提升多少养老金呢?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通常涵盖了三个主要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主要依据个人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所缴纳的年限来确定,而退休时间的推迟对这一数额的影响并不显著。
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缴费年数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意味着每月缴费均可换算为0.0833年的时长,部分地区对此数值进行四舍五入,保留至两位或一位小数点。依据此情形推算,当平均缴费指数介于0.6至3之间时,每月的养老保险缴费将使退休时多获得0.067%至0.1667%的社平工资,换算成具体金额,若以1万元社平工资为例,多缴一个月的保险将使基础养老金增加6.7至16.6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系根据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剩余的资金额度,除以退休年龄所决定的每月领取数额。
多缴纳一个月的费用,个人账户的余款相应会提升些许,具体增加的金额是以缴费金额的8%为标准来确定的。以6000元为缴费基数为例,个人账户将额外增加480元。
此外,若延迟退休一个月,个人账户的利息计算将额外增加一个月,考虑到个人账户余额通常在8至10万元之间,单月利息便能达到一两百元,这同样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
考虑到上述所述的月数调整因素,养老金水平通常会有所增加,增幅大致在5至10元之间。
总体来看,每提前退休一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将增加8至10元。同时,结合雇主提供的薪酬水平、缴纳的社保及公积金,以及与缴费年限相关的丧葬费、抚恤金等,整体待遇相当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