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感受赶海的魅力吗?台山地区这几处地点是赶海活动的理想选择,绝对不容忽视!这些地点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欢迎,已经成为赶海的热门场所,下面将为您逐一详细介绍。
海宴镇红树林湿地
海宴镇的红树林湿地,是进行生态赶海活动的理想场所。潮水退去后,沙滩逐渐显露,游客可以漫步沙滩,欣赏美景,同时目睹弹涂鱼欢快地跳跃以及招潮蟹挥舞其螯足。当地渔民家庭代代相传“赶海三件套”的习俗,其中阿婆会向游客传授如何辨别海菜等实用技巧。在中秋节前后,这里还将举行红树林观鸟节,游客有机会乘坐木船偶遇白鹭。
在清晨五点钟,渔船满载着鲳鱼和石斑鱼缓缓驶向岸边,码头顿时变成了热闹非凡的海鲜交易场所。经验丰富的老渔民现场传授制作“咸晒鱼干”的技巧,游客们有机会亲自体验制作贝壳风铃的过程。每当立冬时节,盛大的“祭海仪式”吸引了众多人群,渔民们怀着虔诚之心祈求全年风调雨顺。
赤坎镇渔港码头
赤坎渔港码头丰收景象显著,在清晨时刻,渔船满载着捕获的海鲜归来。新鲜的海产品随之涌现。老渔民现场展示制作鱼干的传统技艺,游客们得以近距离观看。与此同时,游客们也有机会亲身体验。此外,游客们还可以亲手制作贝壳风铃,为赶海活动增添乐趣。
在立冬时节,举行了一场“祭海仪式”,渔民们手持龙王塑像进行巡游,他们敲击鼓锣,放声吟唱渔歌,场面既保留了古老的传统风貌,又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以此寄托对来年渔获丰收的美好愿望。
那损村古村落周边
那座历经岁月的村庄周边,承载着别具一格的捕捞习俗。村口处,一棵有着百年历史的榕树荫下,几位年长的渔民正运用由竹篾精心编织的渔网,进行弹涂鱼的捕捞。这些渔网构造精巧,能有效绕过沙蟹,专注于对弹涂鱼的捕获。
村庄中依旧存有清代的“渔耕人家”建筑群,游客沿着由青石铺成的小径悠闲地行走,可在挂着咸鱼串的院落中品尝到美味的“鲜虾粥”。每年的三月三,这里会举办“滩涂诗会”,参与者们在潮间带上高声朗诵描绘海洋的古诗。
下川岛海岛区域
下川岛是进行深度赶海活动的绝佳地点。沿着岛屿的环岛公路,在退潮时,宽阔的礁石滩便会显露出来,游客可以在此发现海星、海胆等丰富的海洋生物。岛上设有“渔家乐”设施,游客能够租借必要的装备,同时还有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亲自带领,帮助他们搜寻鲍鱼。
在黄昏时刻,这一活动已成为不容错过的习俗,人们纷纷品尝“海岛全宴”。其中,椒盐濑尿虾、炭烤海胆等特色佳肴,让人深切体验到捕捞海鲜的乐趣和美味。
广海镇历史遗迹区
广海镇将赶海活动与当地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在镇西,“海门关”遗址周边,游客能够欣赏到明代时期用石块建造的堤坝,该遗址成为观察潮汐变化的绝佳地点。周边的“海鲜街”上,众多历史悠久的店铺排列有序,其中“醉泥螺”和“咸晒鱼干”等美食尤为引人注目。
冬至时节,在历史底蕴丰厚的古老码头举办了“海神祭典”,游客们有机会亲手制作海神像的贝壳装饰品,借此机会深入体验那份浓厚的祭祀文化氛围。
安全提示与建议
台山各个赶海区域均配备了专业的导游队伍,这些导游团队主要负责提供潮汐相关信息,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游客仅需携带身份证件,便能在镇文化站免费领取《赶海文化手册》,该手册详尽地介绍了特色游览路线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
赶海活动不仅有助于人们亲近自然,还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建议选择在退潮后的前两小时进行,即平潮阶段,因为此时海底生物种类丰富,同时参与者也不会感到过于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