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已过,农历新年即将到来,长子县慈林镇龙泉村的丹恒灯笼制造厂工人开始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段。他们忙着制作灯笼、装箱、打包,一箱箱的大红灯笼即将从这里出发,送往千家万户,为春节的祥和氛围增添一抹喜庆的色彩。
图为:各式各样的花灯
1月2日,记者踏入丹恒灯笼制造厂的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放得井然有序的大红灯笼。此时,灯笼厂的负责人郭旭峰正指挥工人将新完成的灯笼打包入箱,同时他本人也亲自投入到花灯的制作中。他熟练地穿骨架、烫印花、糊灯面、粘金饰……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如,随着他的巧手翻飞,一盏盏鲜艳的大红灯笼便呈现在众人面前。当前,我厂灯笼的生产销售正处于旺季长子县慈林镇龙泉贴吧,日均产量超过一千盏。这些灯笼不仅在当地县城周边零售,还大量批发至长治、晋城、郑州等地的市场。郭旭峰表示,丹恒灯笼制造厂不仅努力拓宽销售渠道,还提供送货上门、安装等多元化服务。
图为:工人正在制灯
丹恒灯笼制造厂投资总额高达1000万元,厂区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实行“公司+村集体+股东共同合作”的运营策略,年收益可达到300万元,不仅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而且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自去年11月份开始投入生产,我们的灯笼制造线已顺利运转,目前,穿骨架、缝纫套皮以及制作套皮圈等三项关键工艺,均可在村民家中完成,这使村民们得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慈林镇龙泉村党支部书记李江波自豪地如此表述。
图为:制作好的花灯
图为:工人将花灯装箱
谈及创立灯笼工厂的初衷,李江波不禁感慨良多。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长子县慈林镇龙泉贴吧,龙泉村就有在春节期间剪窗花、制作花灯的传统习俗,而当地的灯笼供应又十分有限,几乎全靠从外地采购。因此,创办一家灯笼工厂的念头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龙泉村党支部组织人员先后前往河北等灯笼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旨在掌握技术、积累经验以及拓宽销售渠道。如今,灯笼厂已经成功创办,并且生意日益兴隆。李江波指出,随着手工灯笼产业的成熟,我们计划着手生产庭院灯以及光伏路灯,工艺美术品和彩灯等,以持续拓展产业链条。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将灯笼厂规模扩大,实力增强,进而将红灯笼塑造成为村民的“财富之灯”。
那些精心手工制作的花灯,不仅凝聚了龙泉村村民的技艺与真挚情感,还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龙泉村步履稳健,充满温情。(陈雨彤、王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