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范围
依据《长子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中的区域划分,本次长子县城中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已明确:北界始于北外环路,南界止于南外环路,东界起于漳源路,西界延伸至湖滨西路。
二、功能定位及空间结构
本次规划明确了规划区的功能空间布局,其结构为:以一个核心区域为中心,设置两个重要节点,并形成两条发展轴线,共同构成了“一核、两心、两轴”的城市功能布局。
行政服务核心区域,坐落于现有的办公和文化用地之上,承担着将老城区的办公和文化服务职能进行转移的重任长子县西片区规划图,进而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行政服务核心。
两心:将休闲商业与县级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构筑北区中心,以此推动北部城市区域的建设发展;同时,将片区文化设施与商业设施建设相融合,打造南区,以此为中心,引领南部城市区域的建设进程。
两轴:一是将城市综合服务核与文化旅游核相连接,打造出一条功能发展的轴带;二是将两个片区的中心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公共建筑服务的轴带。
三、用地与人口规模
人口容量:。其中,,。
用地规模:。
四、用地规划
1、居住用地及配套设施规划
本次规划将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分为三个居住区域,具体包括北区、中区以及南区。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居住用地的基础设施配置需严格遵守。本次规划中的服务设施,将依据居住区和小区的规模进行相应的配置。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
漳源路东侧,位于东大街与丹朱大街的交汇处,构建了一个行政服务的核心区域,其中设有长子县国家税务局、长子县城乡建设局、长子县人民检察院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单位。
(2)文化设施用地
维持现有的县级文化场所一个,同时增设一个片区级文化场所,以及两个居住区级文化中心。
(3)教育科研用地
根据中小学服务范围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小学的服务范围应控制在500米以内;而中学的服务范围则不宜超过1000米。
(4)体育用地
于右安大街南段设立了一处县级体育设施,同时规划了一座片区级体育场,并在居住区内安排了两处体育建设场地,这些场地与文化设施共同布局。
(5)医疗卫生用地
依据《长子县多规合一暨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泊里路东侧将规划一处片区级医院,台北街北侧将设置一家专科医院长子县西片区规划图,同时,在居住区将设立两处卫生服务中心。此外,还需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在熨台大街南侧和鹿谷大街南侧布置片区级商业设施。
维持漳源路东侧现有的商务设施用地,同时扩展丹朱大街两边的商务设施用地,致力于推动贸易、设计等现代商业形态的发展。
利用泊里河周边的休闲商业区域,布置了相应的娱乐设施用地,从而构建了长子县的康体娱乐次级中心。
维持东大街北侧现有的加油站与加气站位置不变,同时在湖滨西路的西侧位置新建一座新的加气站。
五、道路及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中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设定在30至50米之间,而分支道路的红线宽度则介于14至20米。受限于某些条件,部分道路的红线宽度被限定在10米以内。对于地块间宽度在15米及以下的道路,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可根据实际用地情况对线路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确保道路的通行性和整体性。
六、绿地与广场用地
城中片区的绿地系统结构为“一核、一环、多点”。
一核:结合城东森林公园布置城中片区的城市绿核。
一环:结合泊里河、南部水系、湖滨西路、神农路形成绿环。
多点:保留现状税务局绿地、鹿谷大街南侧绿地等街头绿地8处。
规划用地平衡总表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比例(%)
居住用地(R)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R2)
商住综合用地(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