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养娃累成狗,爸爸却总缺位,这是为啥

三门峡市农机农垦发展中心

一位母亲在朋友圈中留言称:“你以为带孩子容易?那是因为你并未生育男孩……”

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共鸣。

家有男孩,大家几乎都感同身受:

天天拉你打架……

满屋子的玩具书本,总是收拾不完……

翻箱倒柜是家常便饭……

家里的沙发是蹦蹦床,而他们自己是天生的扫地机器人……

养男孩,的确会更累,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耐心。

每次与妈妈们交流,都强调在养育儿子时,务必理解并实践“退位”之道,让父亲们承担起主导的角色。

然而,大多数的回答是这样的:“实际上,妈妈们普遍渴望放手,然而,爸爸们究竟又在哪里?”

其中满满的无奈。

家有男孩爸爸,需要更努力才行。

我觉得所有的男孩跟父亲的关系,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如果你仔细倾听,会听到男孩们会经常说:

“爸爸,你真厉害!”

“爸爸,我也要像你一样跳这么远!”

“我的爸爸是最棒的!”

这标志着崇拜的第一阶段:通常在孩童时期,他们把父亲视为楷模,模仿父亲学习如何成长为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刚开始,他们会悄悄模仿爸爸的行为。

还记得小小鱼两岁多的时候。

某日我手背后漫步,转身望去,他亦在努力将双手背后相扣。

虽然有点笨拙,但还是有模有样地走着。

孩子小小的期待,就是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他们不仅仅需要母亲温柔的爱。

也喜欢爸爸不一般的味道。

孩子和父亲会有一些特殊的对话,比如肢体语言。

这位母亲曾这样描绘她丈夫与儿子间的互动:时而,我感觉他们俩的父子关系宛如一团谜团,他们经常纠缠在一起嬉戏打闹、追逐嬉戏、互相搔痒。他们嬉戏的方式我完全无法模仿,也无法领会。

男性和男性之间会有特殊的语言。

偶尔,我与小小鱼所进行的某些游戏,妈妈无法参与其中;我们只需轻声嗯一下,或者说出一个简单的词汇,便能彼此心照不宣,明了接下来的行动。

这些都是源于日常相伴所孕育的默契,以及众多男性所特有的交流方式。

心理学家指出,在父子间的打闹游戏中,他们通过身体接触进行着一种深刻的交流。

而这样的沟通,是父子专属的。

母亲的关爱,温柔细腻,为孩子提供了坚实的庇护;而父亲的慈爱,粗犷深沉且胸怀宽广,引导孩子明确人生航向。

特别是男孩,他们以自己的父亲作为终身的参照物。

在成长的岁月里,几乎每个男孩都会无数次地在心底里将自己与父亲相比较,不禁自问:“我能否像父亲那样?”

一般到了3岁后,男孩们更喜欢跟爸爸在一起玩。

因为他们有了性别意识后,就会意识到自己跟爸爸是一样的。

身为男子汉,自会形成一种性别认同,进而细致观察并效仿父亲的言谈举止。

男孩们通过观察父亲和其他男人的行为来学习如何感受一切。

我发现,儿子好像总是有一根天线专门放在我这边。

他对我喜欢的东西,总是第一时间关注过来。

生怕错过某一个精彩时刻一样。

我时常翻阅书籍,若遇到引人发笑的情节,便会忍不住笑出声,而他一旦听见,便会立刻跑来请求我为他朗读。

我偶尔浏览手机,当发现有趣的新闻,与妻子交流时,她同样渴望加入我们的讨论。

他们有时也会观察爸爸对待妈妈的方式。

若你疼爱你的妻子,敬重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也将体会到这份爱的温馨与自在。

当我们的小男孩觉得自己足够厉害的时候。

到了两岁多的时候,众多小男孩已经展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他们自认为能够胜任一切。

到了三到六岁这个年龄段,随着他们能力的持续提升,他们将会持续保有这种感受。

进入第二个挑战环节:孩子年满三岁后,便开始与父亲展开较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竞技,向父亲发起挑战。

他们甚至不愿意跟自己的妈妈玩打架游戏,觉得妈妈太弱了。

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去挑战爸爸,直到战胜他。

这样的打闹游戏,其实对男孩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能给孩子一个学会自控,遵守规则的练习。

在嬉戏玩耍之前,我总会与小小鱼商定一些准则,诸如哪些部位是不允许互相击打的。

不能使用工具作为武器。

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了。

这些如果没有人教他们。

往往需要在外跌跌撞撞很多次才能学会。

我们说父爱给孩子方向感。

对于“方向感”这三个字的理解,我觉得是规则带来的秩序感。

男孩让爸爸带好还是妈妈带好_男孩让爸爸管还是妈妈管_

驾驶汽车时,遵循的交通法规指导我们如何驾驶,确保不会陷入混乱。

我们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不是束缚他,而是保护他。

我常常会陪儿子在外边玩耍。

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孩子们会不断地去检测所有的安全尺度,以及规则和纪律。

他们会在一个自己认为安全的环境下,自由大胆地冒险。

有些动作我们看上去很危险,比如攀爬一些比较高的台阶栏杆。

但是他们早已经去尝试了很多次。

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且给予他一些指导。

孩子会觉得更放心,有时会邀请大人一起玩。

但是男孩的天性使然,会更加喜欢挑战秩序。

所以家庭中如果尊重他的天生,这个孩子会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

但是如果没有规则感,他进入学校后就会丧失方向感。

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最后碰壁了,挨批评了,然后就想着叛逆,逃离。

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爸爸们比妈妈要刚硬、直接很多。

在嬉戏玩耍时,并非必须让孩子因头部碰撞而尽情狂欢,否则(许多长辈和母亲可能会采取这种方式)。

其实也可以让他们尝尝拳头碰拳头的疼。

只要把握了度,也可以让他们吃点苦头。

这样不至于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啊。

今后遇到了挫折,也能接纳。

最终,优秀的孩子在很多地方会超越父亲,进入第三个超越阶段。

我们要给予的是同行和支持。

特别是爸爸要给男孩坚定的支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爸爸,我要超过你!

爸爸,我比你快!

哈哈,我赢了爸爸啦!

这些话几乎是小小鱼这两年跟我说的最多的。

每次带他出门,我们会跑一阵。

如今他的速度我还真的只能跟他打平手。

有时慢了就会被他超越。

我能感觉到他超越我的快乐。

虽然男孩们一直默默把爸爸当榜样,却也一心想要超过爸爸。

而且,优秀的孩子长大后,最终真的会超过自己的爸爸

其实,我也享受着这种被超越的感觉。

这是孩子成长的见证。

有时候,我们要大方地认输,这又有何妨呢?

比如跟小小鱼下国际象棋。

为了培养他的兴趣,我每次都不会“全力以赴”的。

所以有时会赢他,有时又会输给他。

有的爸爸说要锻炼孩子的抗挫折力,比赛的时候就是要让他输。

还有爸爸觉得输给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怕在孩子心中没了威严。

或者担心孩子总是想赢,输不起。

其实在3岁多的时候,我发现小小鱼也输不起。

那时候跟他下五子棋,他输了就会哭闹。

那时候我只能耐着性子跟他说输了也没关系。

但是基本没有用。

只能当时哄好他,后来再让他赢几把。

赢了他就很高兴。

我向他解释道:“瞧,爸爸虽然输了,但并无大碍,你注意到了吗?输了之后我们可以加强练习,再来一局如何?”

教会孩子学着去接受输,同时总结经验再战。

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示范,他就能接受了。

而且,爸爸偶尔会失利,借此机会让孩子领略胜利的滋味,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激励。

如果总是输,很难坚持下去。

很多人说做妈妈,要学会“示弱”。

我觉得做爸爸,就要学会善于“认输”。

其实,做了爸爸,我最想对孩子说的是:

谢谢你,让我成为了你的爸爸。

因为我看到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好。

我觉得能做好一个父亲,是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事。

我从中得到了满足和快乐,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了我最好的回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那可是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所谓融媒体中心,它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而诞生的机构啦——将各种媒体形态整合在一起,长子县融媒体中心就是肩负着多方面使命滴。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