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难题待解?青岛这区竟打造了新机制

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针对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显现的家校互动形式单一化、社区教育资源运用不够充分、家校社融合度有待提升等问题,紧密结合在校10万余名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实施“三圈共育·整区推进”策略,集中全区力量整合社会育人资源,努力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旨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今年,在全国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论坛上,我们分享了协同育人的宝贵经验。山东省内,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名校长数量位居全市之首,荣获青岛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同时,我们不断巩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首批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等荣誉,努力使其成为闪亮的“金招牌”。

一、搭建“三圈”模型,协同育人机制化

首先,构筑学校教联体的“核心圈”。以91所中小学为中心,携手学生家庭、社区以及周边资源机构,共同组建学校教联体。同时,改善学校治理架构,设立一个由学校、家长、社会三方代表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并由分管校长出任“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总协调员”,并设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明确界定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区在治理中的权利与职责范围,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学校管理权限清单制”试点工作,并成功推广至全市各学校。

二是构建学区教育联合体“协同圈”。以学区制改革所形成的19个教育联合体为基础,纳入学区内的街道及资源机构,设立“教联体议事机构”,由联合体负责人、街道代表以及资源机构领导定期举行会议,共同商讨并协调相关工作。各社区与街道办共同编制了关于学区教育的两项清单,其中,社区负责编制“需求清单”,而街道办则负责编制“资源清单”,旨在促进教育资源在各个学校之间的共享。依据这些清单,社区会举办开放日、接待日以及知识宣讲等活动,使得每年大约有十万人次(包括文体场馆的开放)的社区居民走进学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校外活动以及假期照管等服务,每年大约有三万人次受益。

第三,构建区域教育联合体“保障圈”。区教育局担任主导,携手区委宣传部门、区妇女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共计13家单位以及社会资源机构,共同组建市北区教育联合体。同时,发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对教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设立市北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总校以及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等“一校三中心”,以此高效整合全区教育联合体建设。截至目前,区级教育联合体已纳入超过50家社会资源机构,实现了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文体活动、医疗服务、企业合作等多领域的全面覆盖。

二、拓展“全域”阵地,协同育人实体化

首先,要巩固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通过实施家长会、家访、学校开放日以及家长接待日等制度,确保家长能够定期到校参与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以此加强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自2024年开始,每年都将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亲子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亲子运动会”、“家庭教育研学”以及“生活德育案例征集”等,旨在通过亲子间的共同学习、欢乐和分享,促使家庭教育指导由原来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创造,进而营造一个青少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每年的5月,我们都会举办家校社协同育人宣传月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今年,我们荣幸地承办了青岛市2025年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宣传月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启动仪式。这一活动受到了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以及众多专家的广泛关注。

第二,我们推动社会大课堂的协同。构建了“网格化”的社会教育平台,在全区范围内的137个社区中,普遍设立了家庭教育服务中心,每个中心均配备了经过专业培训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负责进行宣讲和辅导工作,这一举措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报道和推广。充分利用全区文体场馆、博物馆、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数量众多的优势,我们加强了与学校的合作,联合区图书馆共同举办了亲子阅读活动。其中,“北北妈妈故事会”项目吸引了近300位领读妈妈参与,致力于推广亲子阅读,这一举措荣获了首届“青岛市家校社协同育人优秀案例”的称号。在区档案馆设立全市第一个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家庭档案整理与亲子互动的课程,该基地已被纳入首批市级社会资源目录。

第三,拓展网络新领域。我们研发了“市北教育服务资源管理平台”,旨在对134家校外培训机构及体育俱乐部的642门课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便学校能够自主选购,用于社团活动及课后看护。同时,我们构建了“市北家校合作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家校信息交流、问卷调查以及课程学习等功能,已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在线资源库。同时,我们在局公众号上设立了“家庭教育微课堂”这一栏目,并与青岛广电集团携手合作,共同制作了一档全媒体的“家庭教育周播”节目。该节目每期的观众人数均超过10万,这一规模已基本覆盖了全区所有学生家庭。

三、组建“多元”队伍,协同育人科学化

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跨界合作,多元共治_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跨界合作,多元共治_

首先,我们组建了由国内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构成的专家智库,以指导我们的工作方向。其次,我们邀请了区委政法委和区卫健局共同参与,并从三甲医院等机构中聘请了42位心理专家,让他们担任各中小学的心理副校长。此外,我们还与区关工委合作,成立了“五老讲师团”,并组织了120多位本土专家加入讲师团,他们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会,为教联体的建设提供高端的引领。

二是,核心团队肩负重任。我市较早设立了家庭教育科,所有管理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力求实现“专人专责”。同时,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体系,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等职业发展提供了途径,目前已培育出200多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去年年底,我市在强化典型示范作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有6位校长和教育专家被选入“山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名校长和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名单,同时,2个工作室荣获“山东省十佳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称号,这一成绩在全市范围内位居首位。

第三点,注重志愿队伍的协作与配合。我们招募那些有志向、有才能、有热情的杰出家长,构建起一支家长志愿服务队伍,在生涯规划教育、育儿经验交流、上下学护学岗位、学校膳食管理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等多个领域积极协作,致力于打造一支“市北优秀家长”志愿者团队。同时,我们定期在新华书店等地举办家庭家教家风读书活动,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也因此荣获山东省家庭教育优秀服务队的称号。

四、开发“立体”课程,协同育人特色化

首先,旨在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基于“五育并行”的教育理念,我们推出了首批16家区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随后,组织了近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得以走进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浮山森林公园以及欢乐滨海城绿道等地。在这些多样化的场景中,孩子们得以亲身体验和实践。与自然资源部下属的第一海洋研究所及青岛科技馆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构建“市北区科学教育基地”,研发海洋探测、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每年组织研学实践活动达800余场,以多元化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是致力于开发家长提升课程。精心研制“1+x”型新生家长过渡课程,全面构建包括“成长规律”、“教养方法”、“家庭构建”、“协同教育”以及“自我反思”在内的综合课程体系,该系列品牌课程已成为区域内的亮点。同时,评选出50个区级精品课程和10个市级精品课程,有效地指导了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和复杂问题。

第三,致力于打造品牌创意项目。我们计划在全区范围内,针对中小学及幼儿园,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难为核心,精心策划并实施一系列多样化的家教指导创新实践活动。策划并执行了超过70个种类繁多的家庭教育指导创新项目,创建了“嘉定山上家长思享会”、“幸福妈妈俱乐部”以及“好爸爸成长计划”等知识型社群,这些社群以家长为核心,他们或交流心得,或提出疑问,通过讨论实现了自我学习、寻求解答以及个人成长。

声明

本文资料出自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局。图示内容旨在传播,其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出处,所载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见解,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若遇到版权等相关问题,敬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