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我国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盐亭天然气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营。该厂技术路线之长、工艺之复杂、功能之完备、产品种类之丰富,在国内天然气处理领域均属首位。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远眺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张照东 摄
西南油气田在我国西南地区肩负着高效开发致密气和保障清洁能源供应的重要使命。据西南油气田的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何骁透露,公司近年来在致密气开发方面实现了重大进展,通过实施勘探与开发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实现了产量的大幅提升。经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天府气田的乙烷含量十分丰富,同时伴生天然气的多种成分含量也远超国内常规气田,这使其具备了极高的工业提取潜力。
2023年10月,西南油气田为挖掘资源潜力,聚焦天府气田高价值组分开发,正式组建了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专班。该专班于同年12月破土动工,并于2025年1月实现了中期交付并进入调试阶段。经过约半年的系统联调和工艺改进,全流程顺利达到满负荷生产,所有运行参数均符合设计标准,因此宣布全面投入运营。
一线员工正在厂区作业。梁伟杰 摄
西南油气田总经理雍锐指出,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在天然气处理方面独具特色,不同于一般仅进行脱水、脱硫的装置,它采用了先进的超低温深冷技术。该技术通过逐步降低温度,使得天府气区的致密气中不同成分在其各自的冷凝点得以液化并分离。因此,该厂能够大规模生产包括商品天然气、乙烷、LPG、稳定轻烃、LNG在内的7种产品。该工厂每日处理天然气的量达到60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超过400万户居民家庭日常用气的需求;年度处理天然气的总量超过2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13.6亿立方米的商品天然气。然而,由于天然气各组分露点温度存在差异,该工艺在实际操作中遭遇了控制温度精确度要求高、能源效率需保持平衡、设备运行可靠性必须严格的诸多难题。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西南油气田聚焦于在多级温度梯度下实现精确操控和工况稳定的核心技术,携手开展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深冷多联产工艺包的研发工作,该工艺包随后在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得到了首次应用并取得了成功。根据各单元的独特结构和生产要素,我们设立了包括无干扰转换、顺畅控制、分阶段干燥、分段预冷在内的七项创新生产策略,成功解决了传统天然气伴生气精制工艺在适应性、能耗、液氮使用以及冷量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从而将天然气的综合回收率提高到了95%。
在建设过程中,我国首次成功实现了大型能源设施的全数字化交付,进而以此为基石,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数字孪生平台,形成了“一个平台、一组数据、多个业务”的智能工厂架构,为打造“全面感知、自动控制、智能预测、持续优化”的智能工厂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厂区里各种处理装置挺拔林立。张照东 摄
我国天然气储量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然而,由于地质和气源条件的限制,高附加值资源的比例不高,这导致天然气及其衍生产品对外依赖的局面并未实质性改变。以乙烷为例,它是生产乙烯的重要原料,我国乙烷的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到2024年,进口需求量达到了553万吨,主要依赖美国和中东地区的供应。
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已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举措在我国天然气处理领域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解决了以往对进口技术的依赖问题。它不仅填补了国内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技术的空白,还为高附加值天然气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举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方面树立了新的技术典范,并为进一步构建自主可控的天然气深冷工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