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载内容系基于权威资料与个人见解综合而成,并在文末详细列出了参考文献,敬请留意。
在中华文学的辉煌星空里,四部杰作凭借其非凡的文学造诣和悠久的历史印记,被赞誉为“千古绝唱”。
这些作品包括:诸葛亮的《出师表》、王勃的《滕王阁序》、曹植的《洛神赋》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四部作品风格迥异,各自展现了不同文学体裁的极致水平,在所属领域均达到了难以超越的至高境界。
《出师表》——全文背诵的含金量
《出师表》这部作品创作于季汉建兴五年,正值诸葛亮筹备对曹魏发起北伐之际,他向后主刘禅呈上了这份奏章。
季汉政权当时面临内乱和外患的双重压力,刘备在白帝城将帝位托付给刘禅已有五年,然而年轻的刘禅尚欠缺政治手腕,同时,益州派与荆州派在朝中的政治纷争依旧激烈不已。
诸葛亮年已四十有余,他清楚季汉位于西南边陲,人口稀少,不足百万,且在三国之中,国力最为薄弱。
要想完成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必须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主动出击。
《出师表》通篇文字简练而充满感召力,详尽地论述了治国的策略,并且孕育出了诸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流传千古的佳句。
自那时起,历代的文人学士均被诸葛亮的忠贞与智谋所打动。时至今日,中学语文课程中仍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出师表》,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其价值之高。
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
唐高宗上元二年九月九日,正值重阳佳节,南昌新任都督阎伯屿于滕王阁设宴,盛情邀请当地文人墨客共襄盛举。
这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文人集会,阎都督的初衷是让他的女婿孟学士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甚至他事先已经准备好了序文。
可是没想到,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王勃,年方二十有六,正踏上了前往交趾的路途,目的是去探望因贬谪而远行的父亲。在途经南昌之际,他恰好遇上了这场盛大的宴会。
宴会依照常规流程,先让宾客们依次推辞,随后才由主人指定的嘉宾依次登台。
没想到王勃接过笔墨,当场挥毫,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在场的文人学者们最初觉得这位青年人颇为轻率,然而,当那一句“落霞与孤鹜并驾齐驱,秋水与长天浑然一体”脱口而出,众人无不为之瞠目结舌。
毫不夸大其词,《滕王阁序》堪称初唐文学的巅峰之作,展现了骈文的极致韵味,被尊称为“千古骈文之冠”,在文学领域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读了《洛神赋》,才知何为才高八斗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文人,曾言:“若以天下之才为一石,曹植独揽八斗,我占其一,余下之才,天下人共分之。”此言便是成语“才高八斗”的起源。
有趣的是,众人对于谢灵运仅得斗量才华之举颇有非议,然而,对于曹植独揽八斗之才的说法,却鲜少有人提出异议。
曹操、曹丕、曹植这三位父子在文学领域均有深厚功底,尤其是曹植,其文学成就更为卓越。
曹丕登基之后,曹植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于是将自身的满腹才华与深厚情感倾注于文学创作之中,而《洛神赋》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完成。
曹植选取洛水女神作为创作素材,借助神话故事编织出了一幅梦幻般的景象。全文辞藻绚烂,同时又兼具高雅,韵律优美协调。
自古浪漫主义长赋,未有出《洛神赋》其右者。
叙事诗的不朽丰碑《长恨歌》
唐元和元年,白居易与他的两位好友陈鸿、王质夫一同来到了仙游寺周边游览,途中他们便开始热议起了一段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那是一段充满悲情的。
半个多世纪已过去,安史之乱虽已远去,然而那场几乎将大唐帝国摧毁的动乱,至今仍鲜明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唐玄宗李隆基昔为一代英明的君主,其治下的开元盛世将我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顶峰。
然而,自与杨玉环相遇,这位皇帝便渐渐沉溺于柔情蜜意之中,忽视了朝政,正如古人所言,“春宵一刻值千金,从此君王不再早朝”。
白居易选取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作为创作素材,谱写了一首叙事性极强的长篇诗作。在这首诗中,叙事与抒情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既展现了叙事的生动性,又彰显了抒情的优雅之美。
这四句“愿在天际化为并翅飞翔的鸟儿,愿在地面成为紧密相连的树枝。纵使天长地久终有尽头,这份情愫却将绵延不绝,永无止境。”即便独立成篇,亦堪称千古绝唱。
《长恨歌》这部作品,由白居易创作,无疑是长篇叙事诗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赞誉为“古今长歌之冠”。
结语
这四篇文章堪称“千古奇文”,若真要评出个第一,我个人觉得《出师表》实至名归。
《出师表》早已超出了普通文学作品的界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深刻描绘了诸葛亮的一生,而且也成为了无数后世人士的精神指引,这一点是其他几篇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出师表》作为一部政治著作,虽然其文采可能不及他书之绚烂,然而,谁又能断言平实的文字便无文学价值呢?它的逻辑推理严谨,情感表达真挚,艺术价值同样不容小觑。
参考:
国学网站——《滕王阁序揭秘》
胡觉照 | 《出师表》表达了什么?
戴燕谈《洛神赋》_上海书评_澎湃新闻-The Paper
白居易在创作《长恨歌》时,其灵感源自湘灵的底色,其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句,深刻地描绘了湘灵的情感世界,拂晓新闻网对此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