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八年前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突然爆发,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了稳固其侵略的基础,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实施了系统的打压,对国内的反战呼声进行压制。近期,日本历史学家松野诚也发现了一批新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有意隐瞒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并压制了那些反对侵略战争的声音。
自“七七事变”爆发以来,日本军国主义政权着手运用“陆军刑法”与“海军刑法”等相关法规,对国内的反战言论实施管控。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员松野诚也近期发现了一份名为《有关卢沟桥事变流言蜚语事件参考资料》的文件,该文件由广岛地方裁判所检事局思想系编制。文件中收录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日本境内对发表真实战况、反对侵略战争等言论的个人实施逮捕和审判的案例,共计33起,这些案例分布在日本全国各地。被捕获的罪犯中,不仅有反抗侵略战争的日本公民,还包括了当时身处日本的华人以及朝鲜族同胞。在“七七事变”发生不久,淞沪会战随即展开。一名28岁的朝鲜籍飞行员,从上海抵达日本,仅因透露了关于淞沪会战的一些真相,便被举报并遭到逮捕。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员松野诚也指出,相关内容已在此处记录,“日本国内的报道并未如实反映情况,实际上在上海的战斗异常惨烈,日本军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扬子江面上漂浮的全是日本士兵的遗体。我曾驾驶卡车运送过这些死者,但数量实在太多,以至于焚烧都难以处理完毕,甚至有些遗体被放置了四到五天。”日本战机未曾击毁过我国任何一架飞机,实际情况是我国占据上风,城防异常坚固,日军难以攻克。他在诸如糕点店、小旅馆等场所,向四五个听众透露了这一情况,结果遭到了举报。这位朝鲜籍司机只是陈述了日军陷入困境的真相,却因此被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视为敏感言论,遭到了逮捕。
日本军国主义政权内部,利用这些案例资料作为参考,对那个时期的日本社会实施了严格的言论控制措施。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员松野诚也指出,此类信息在日本政府机关内部得到了广泛传播,政府据此对言论实施管控。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社会已经陷入恐怖的境地,言论自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军国主义的言行,那是一个极其黑暗的时期。
日本学者:面对当今国际形势 日本更应重视和平宪法
今年标志着卢沟桥事变八十八周年纪念,亦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载。松野诚人指出,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必须审视过往的错误,方能展望和平的未来。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日本尤其需要深刻理解和平宪法的历史价值。
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松野诚也指出,重新审视历史教训,其目的在于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上演。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日本宪法第九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所承诺的不再发动战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