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堪比二十座四合院的国宝!兰亭十三跋漂泊东瀛的?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内,柔和的灯光映照着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作品静静地展出,宣纸泛黄的部分仿佛凝聚了八百年前的墨香。玻璃展柜虽将喧嚣隔绝在外,却无法阻挡这件国宝级书法跨越千山万水的迁徙历程——被誉为“书史绝唱”的它,从华夏故土飘洋过海至东瀛,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分量,若以世俗标准衡量,简直可与二十座四合院相媲美。

赵孟頫对“二王”书风情有独钟,元至大三年(1310年)他北上的旅程,促成了《兰亭十三跋》的问世。在江涛的轰鸣声中,砚台散发出的墨香与晨雾交织在一起,当友人独孤淳朋赠与他《宋拓定武兰亭》之际,船上又出现了一部珍贵的拓本,赵孟頫便在飘摇的舟中,开始了这场穿越时空的书法交流。在持续一个多月的航行期间,他坚持不懈地练习书法,不仅精确地临摹了《兰亭序》的原文,还将对笔法和结字的独到见解精炼成十三篇跋文。那句“书法之精髓在于用笔,而结字亦需下功夫,因为结字随时代流传,而用笔却千古不变”,至今仍被视为书法理论的至高准则。

与《兰亭序》中“神龙本”那种对双钩填墨的精细复制相比,《兰亭十三跋》展现出了更为随性自在的风采。它并非简单的工匠式模仿,赵孟頫的每一笔都透露出元代文人对于魏晋精神的全新解读,其笔触中蕴含着魏晋时期的气韵,笔法灵活却又不失力度,将技艺与哲理完美地融合在笔尖之上。这种“意与古会”的创造高度,使其超越了常规的临摹作品,成为了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卓越之作。

然而,这颗珍贵的瑰宝却遭遇了命运的残酷捉弄。明代时,一场熊熊大火将《兰亭十三跋》的原作付之一炬,只留下几片残存碎片来述说往日的辉煌。幸运的是,冯铨将其全文刻入了《快雪堂帖》,使得后世之人得以一睹其风采。凝视东京博物馆中那些珍贵的藏品,我们仍能体会到历史的遗憾;尽管如此,那些流散在日本的版本依旧蕴含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有学者甚至断言,若这些版本进入国际拍卖市场,其价值足以换取二十座四合院。这个数字,不仅是对艺术价值的量化体现,更是对文明传承的深刻诠释。它无声地发问:当国宝成为异乡的过客,我们又将如何守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命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