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欧洲20年的游牧歌者乌仁娜,究竟藏着怎样的音乐灵魂?

一千个乐迷心中有一千个乌仁娜。

民乐的爱好者们,她早在二十年前便在欧陆享有盛名,被誉为游牧歌者;在艺术追求者眼中,她是一位勇于突破自我、打破传统束缚的先锋派艺术家;而对于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来说,她犹如一剂源自荒野的“声音良药”,为那些疲惫的心灵带来慰藉与宁静……

这位音乐家,源自内蒙古广袤的草原,踏上世界舞台的征程,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感受,都坚信“声音蕴含着灵魂”。声音,是灵魂与这个世界最深刻的纽带。无需成为专业的歌唱者,只要放声歌唱,我们的内心便能收获丰盈,呼吸变得充实、圆满、和谐,身心自然而然地变得沉稳、宁静、平衡,如同亘古不变的真理。

7月11日,乌仁娜携“声之灵”巡演抵达南京保利大剧院。在演出前夕,她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独家访谈,畅谈了她的最新音乐作品、人生心得,以及她五十多年来所铺设的、追寻本真之声的旅程。

“一直以来,我都想做一张纯人声专辑”

“声之灵”这个名字既是乌仁娜本次巡演的主题,同时也是她2025年发行的新专辑的名称。与以往的作品相比,这张专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由人声构成,摒弃了任何器乐的伴奏,仅以静谧的歌声贯穿始终。

这显然是对其过往作品的彻底革新:乌仁娜的唱片中,编曲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1997年的专辑《交汇》中融合了古筝、笙和扬琴的元素;到了2001年,《在路上》则让她重新拾起了呼麦和马头琴的演奏;2005年的专辑《生命》中,她更是大胆地加入了小提琴和扎卜鼓的音色;近年来,她更是对爵士、电子音乐以及各种创意无限的跨界音乐风格情有独钟,乐在其中。

这无疑是对先前作品的延续与发展:无论作品形式如何,天籁般的歌声始终是其灵魂所在。1995年的专辑《听风的歌》中即兴的哼唱,颠覆了人们对鄂尔多斯长调的固有印象;即便到了2023年,《帕尔塞福涅》中融合了单簧管、电吉他、砂槌、键盘等乐器,营造出“丝竹乱耳”的效果,但她的轻吟浅唱依旧能让人“调素琴,阅金经”。

乌仁娜似乎并未深思这些,她坦言,她的音乐如同广袤的草原,既有青草,也有花朵,还有奔跑的羊群和骏马,不应仅限于单一色调,亦不应受限于某种教条的束缚,“无论何种音乐,我都能演绎,这便是我的天性”,一切顺其自然,唯有“水到渠成”。

这张新唱片同样如此,她表示这汇集了无数旋律,如同泉水般涌进脑海,她有责任将它们一一演绎,将那些充满灵性的声音,传递给每一个降临人间的孩子。乌仁娜还巧妙地比喻,从最初的想法到最终的录制完成,她感觉自己仿佛是“时间在等待”的个体。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众多母亲向我倾诉,每当孩子夜不能寐,她们便会播放我的歌曲。待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还会与我取得联系,回想起自己成长的点滴以及与母亲的美好时光。或许,我们每个人降生人世,都是为了用我们的嗓音向这个广阔的世界致以问候。乌仁娜如是说。

找寻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近年以来,乌仁娜对与外界交流的重视程度似乎不断提升:2023年,她以音乐指导的身份参与了电影《脐带》的制作,赢得了众多年轻乐迷的喜爱。2024年,她再度回归国内舞台,举办巡演活动,并邀请了众多欧洲著名音乐家共同参与。

暂停键音效_暂停歌声对话灵键声音按不出来_

《脐带》这部作品的指导者乔思雪,她是一位年轻而杰出的电影创作者。她曾向我透露,在创作过程中,她经常聆听我的歌曲。因此,这个故事在最初构思阶段,便与我的音乐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种与年轻一代的紧密联结,让我时常心生羡慕、感激,以及感动。他们的接受力极为宽广,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憧憬的美好希望。乌仁娜这样说道。

实际上,这种承载着“美好愿望”的“纽带”,与电影名称“脐带”不谋而合。记者得知,该电影最初定名为“漫步在蓝色草原”,在围坐一起阅读剧本的过程中,他们偶然提到了蒙语中的“脐带”,而这个词汇不仅象征着“纽带”和“传承”,仿佛是天意般地揭示了电影的深层意蕴和诗意。

去年重新启动的巡回演出亦呈现出类似情景,她将那场表演取名为“礼物”,灵感源自于同名歌曲。乌仁娜透露,这首歌曲是她乘坐飞机时创作的。在过去的数年里,世界遭遇了诸多艰难,她希望通过音乐与歌迷们共度一段愉快的时光,并向他们献上一份精神上的馈赠。

因此,在那一年,她特意成功地说服了那位对飞行有恐惧的欧洲音乐家托马什·拉托一同前往,他的低音提琴演奏技艺高超,却因惧怕乘坐飞机,一直未能有机会在亚洲登台演出。最终,他成功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这真是一个奇迹,而这趟巡演,也就成为了为他送上的这份礼物。

今年这场巡演中,乌仁娜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往事:“我邀请了欧洲知名的爵士乐手佐尔坦·兰托什,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的小提琴与众不同,拥有五根弦,演奏出的音色既独特又动听。在决定一同前往中国之前,我们还特意通了电话,他显得异常兴奋,激动地说:‘我好长时间没和你一起到中国演出啦!’”

停下脚步,呼吸、唱歌,然后笑着走

乌仁娜的举动,表面上似乎将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她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她的回应简洁明了:“唱歌。”她认为,每种文化都有集体歌唱的传统,这是人类本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变迁,这种传统正逐渐被边缘化。许多传统的民歌,已经不再被传唱,逐渐被遗忘。

她向记者透露,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我们应当停下脚步,关注并呵护内心的渴望,学会呼吸,学会吟唱。“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了某种特定的声音和旋律,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声音,大胆地唱出来吧,无需担心出错。”

即便你仅仅在家中随意吟唱,那也是一种极佳的享受。歌唱宛如一把独属于你的神秘钥匙,它能解锁你内心的世界,这是他人无法赋予你的。即便有人试图“触动”你,也无法唤醒你体内所有的细胞。正因如此,自20年前起,乌仁娜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与当地歌迷一同高声合唱那首《送亲歌》,共同演绎“九腔十八调”。

她的这种执着可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经历。在鄂尔多斯的牧民家庭中出生,她幼年的生活充满了自由与无拘无束:她与邻居家的小孩一同照看小羊和小牛,偶尔因为玩耍过度,竟会将父母交代的事情抛诸脑后。

我无法确定那位第一个为我吟唱的人究竟是谁,或许是我的姥姥,或许是我的父母,亦或是草原上的一位长者,这我并不清楚。然而,他们都有歌唱的才能。记得那时我在草原上放牧,不经意间,口中便流淌出一些旋律。我的妈妈常常会疑惑不解地问我,“这孩子究竟在唱些什么呢?”

这位姑娘,她喜欢在牧羊时放声歌唱,歌声从鄂尔多斯飘向了上海,再从上海传至欧洲,乃至遍布全球。乌仁娜曾这样讲述,多年来她始终坚守着一种生活信念,“回首过往,却带着笑容继续前行。”

在异乡漂泊多年,她时常怀念远方的父母、亲人以及故乡,那些文化的根源指引着她归来的道路。与此同时,她对音乐的热爱依然如故,继续在全球各地流浪,“心灵与音乐的对话是最为高级的沟通,它超越了言语和思维,成为了世间最动人的纽带。”

乌仁娜表示,这回是她首次在南京登台献艺,然而她并未对曲调孤高或语言不通产生忧虑,“一旦歌声飘扬,仅需五次深呼吸,眼前便会展现出广袤的草原景象。”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子扬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上栗县图书馆网 检益拍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