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竟用此等残忍手段!化学武器下的中国军民何辜?

日本在侵略中国期间,为了尽快实现其吞并中国的野心,不仅动用了生物武器,而且肆无忌惮地对中国民众和军队广泛使用了化学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学武器所展现出的强大破坏力和在战场上引发的普遍恐慌,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关注。日本军方对此毫不隐晦,将其视为一种能够震撼全球的新型武器,并将其命名为“决胜瓦斯”。

1918年,日本设立了“临时毒气调查委员会”,从而诞生了一个专注于化学武器研究的官方机构。

夏治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研究员

一战后,日本派遣人员赴德国进行技术调研,涉及毒剂研发、炮弹制造及生产工厂选址等多个方面,其中选址更是兼顾了保密需求。当时,国内民众对此事几乎一无所知。

日本列岛之间横亘着一条狭窄的濑户内海,它不仅是日本本土三大岛屿之间的桥梁,也是众多远洋航线的重要海上交通要地。在这片海域的中部,广岛县南部海域中,坐落着一座形状酷似落叶的岛屿,其面积约为0.7平方千米。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这座岛屿却在地图上神秘地消失了。

大久野岛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岛屿,它被日本秘密选定为化学武器的生产地。1929年,岛上落成的兵工厂被正式命名为“陆军忠海兵器制造所”。

吉见义明

日本中央大学 教授

在国外开展毒剂制造活动极具风险。鉴于此,唯一的可行途径是在国内那些鲜为人知的角落设立工厂,进行隐蔽的生产活动。

依据当时的法规,所有途经大久野岛周边水域的船舶均需改道行驶,而岛上的通勤列车亦不得开启车窗。在这样的严格管控下,该岛屿迅速演变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化学武器制造基地,几乎与外界隔绝。

_小岛失踪之谜课外阅读_小岛失踪之谜阅读理解

1933年8月,位于千叶县津田町的陆军习志野学校成立,该学校的主要职能是针对军官进行化学武器使用技能的培训。

为彻底根除齐齐哈尔的抗日势力,28支不同编号的日军部队相继在此驻防。在这支部队中,有一支神秘力量,1933年于火车站东侧设立营地,成员均为日本精心培育的化学战技术精英。抵达齐齐哈尔后,他们组建了关东军化学部,着手进行化学武器的实验与研发,隶属于关东军第516部队。

516部队的辖区覆盖了10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包含生活区、制造车间、实验区、靶场以及迫击炮野战部队等五大功能区域。

服部一男

时为侵华日军第516部队 士兵

基地设有专门研究有毒气体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均为平房结构,大约由十个房间组成。我虽被分配至其他部门,未曾亲临毒气研究班,然而每次路过,总能察觉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巴彦汗毒气实验场,516部队当时正在进行毒气实验,将牛、马等牲畜驱赶到不同规模的工事之中,随后从远处发射炮弹,以检验各种毒气的杀伤力。为了精确掌握化学武器效能的数据,日军迅速将实验对象更改为活人。

516部队意图实施毒气人体实验,遂与哈尔滨的731部队取得联系。这两个邪恶势力迅速达成了共同意见。516部队将毒气从齐齐哈尔运送至哈尔滨,并在731部队基地内的毒气实验室中执行了这一残忍的计划。

那些被日军称作“马路大”的我国同胞被迫踏入一个被称作“死亡之箱”的玻璃容器,瞬间便会被毒气所包围——而每一次实验所使用的毒气,都会导致不同的死亡结果。

越定南

时为侵华日军第731部队运输班 司机

当时,他们怀着对人类造成巨大伤害的恶意,频繁地进行了多起毒气实验,并非每日仅限于一种毒气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隔着玻璃仔细观察,能够清晰目睹实验对象所承受的痛苦,并对此进行详尽的记录。

日本在化学武器效能测试中实施了毒气人体实验,这一行为构成了其化学武器效能测试的关键环节。自大久野岛开始原料生产,经过陆军习志野学校的技术培训,直至516部队进行研发和人体实验,侵华日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化学战罪恶产业链,形成一个闭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上栗县图书馆网 检益拍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