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南三环路口发生的事件,使得电动轻便摩托车(电轻摩)的管理争议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类摩托车曾是众多人谋生和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但如今,受到相关政策的约束,它们正遭遇着严重的挑战。
骑手之痛
在西安南三环路口,外卖配送员老张刚刚完成了一笔订单,紧接着便遭遇了交警的拦截。面对交警对驾照的询问,老张经过一番犹豫后,最终坦白自己尚未取得驾照。随后,他收到了一张500元的罚单,这使得他两天的辛勤付出瞬间化为泡影。他的电动轻型摩托车尽管在造型上与电动自行车相似,并且速度上限只有50公里每小时,但因为被归类为“摩托车”,他不得不绕过三十多个设有禁摩标志的区域,结果使得送到的食物都变得冰冷。目前,全国已有两百多座城市实施了针对摩托车的限制或禁止措施,这使得外卖配送员、上班族等依赖电动轻便摩托车的人群陷入了“无证驾驶、遭受罚款、然后继续无证驾驶”的恶性循环。
管理难题
交通管理部门正遭遇挑战。在西安某次突袭检查中,中南三环周边逆行的电动轻便摩托车数量众多,车辆连成一片,绝大多数驾驶者未取得驾驶执照,尽管他们缴纳了罚款并接受了车辆暂扣,但仍需被允许离开。这些电动轻便摩托车的速度大约在25至50公里每小时,它们在机动车道中受到汽车的限制,而驶入非机动车道又可能对自行车的安全构成隐患。车主每年需缴纳超过五百元的保险及年检费用,上牌流程繁琐,并且必须额外通过驾照考试,整体管理费用相对较高。
经济困境
王师傅经过核算,发现若实施非机动车管理制度,每年可减少600余元开支,并且无需进行年度检验。中山市电动车行业协会的调查数据表明,97%的受访者均提出应放宽对电动轻便摩托车上路条件的限制。年度检验及保险费用将近千元,这一费用几乎与一辆二手自行车的价格相当,给众多车主造成了经济压力。盐城的外卖配送员们表示,绕行禁摩区域使得订单的超时率增加了30%。
改装隐患
上海市相关部门强调,电动自行车被限定最高速度为25公里,然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用户私自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解锁,提升了车速,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刹车系统失效,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电动轻型摩托车的使用受到限制,这又促使了非法改装市场的出现,对交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政策破冰
2024年1月1日,江苏盐城在全市范围内对电动轻型摩托车的禁令进行了放宽。同年6月,河南信阳也取消了针对摩托车的限行规定。从2025年7月1日开始,西安市着手取消工作日的尾号限行政策,不过要求驾驶者必须持有相应证件,并使用牌照。与此同时,宁夏贺兰县推出了“首次违法不处罚”的新政,以安全教育取代了罚款手段。
未来展望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指出,对电动轻便摩托车与燃油摩托车采取统一管理措施,反映出政策制定上的保守态度。根据相关数据,电轻摩的事故率实际上比电动自行车还要低,差距达到了0.3%。因此,他提出了关于明确道路使用权的具体建议,该建议包括在条件适宜的城市中设置专用的电轻摩车道,并允许其合理使用非机动车道;此外,他还提出应减轻社区的负担,建议设立便捷的车辆登记和上牌服务点,并简化繁琐的行政手续。以通勤者李女士为例,她在相同距离的15公里路程中,使用电轻摩比电动自行车节省了22.5分钟的时间。且一辆电轻摩比同型燃油摩托一年少排1吨二氧化碳。
各界人士就如何对电力轻摩行业的管理措施进行优化,以促进各方利益的更有效协调,提出了哪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