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郑钦文曾在草地上两次击败过对手,捷克选手西尼亚科娃,但这一次她依然未能如愿取得胜利。
7月1日,温网女单首轮赛事中,我国选手历经三盘激战,遗憾以1比2的比分败北,从而连续三年未能挺进温网第二轮。
对于郑钦文及其众多支持者而言,这样的结果显然并不令人满意。郑钦文本人则更倾向于展望未来,“我需要思考的是,在类似情形下,我该如何做得更加出色。”
郑钦文无缘温网次轮。
炎热天气下,没能集中注意力
在过往的三次交锋中,郑钦文未能取胜,两次草地对决均以败北告终。来到2023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西尼亚科娃在首轮比赛中成功将郑钦文淘汰出局。
在温网的首轮对决中,郑钦文作为赛事的5号种子选手,却再次遭遇了挑战,面对世界排名81位的西尼亚科娃,她最终还是未能取胜。
在这场比赛中,郑钦文原本有机会率先领先——在首盘对决中,她曾掌握着发球局的优势,但遗憾的是,她未能把握住机会,最终以5比7的比分输掉了第一盘。
在以6比4扳回一局之后,郑钦文却在关键的决胜盘突然表现失常,很快以0比5的比分落后,从而失去了实现翻盘的可能性,最终在第三盘以1比6的比分败北。
郑钦文认为,未能有效控制发球局是他输掉比赛的关键因素,“在发球局的处理上,我本可以做得更加出色,但遗憾的是,今天我让她抓住了太多的机会。”
在首盘比赛中,尽管我以5比3领先,但我的注意力开始有所分散。那会儿天气确实十分炎热,然而对手也面临着同样的高温,这更多是由于我个人的原因。遗憾的是,在第三盘比赛中,我很快就陷入了劣势。
比赛日的高温对于球员是个考验。
比赛结束后的统计表明,郑钦文在本次比赛中的发球得分率仅为55%,得分效率达到69%,这两个数据均比对方选手少了5个百分点。
在二发环节,郑钦文的发球进球比例以及得分效率均显著低于对手,他的进球率仅为43%,得分率也只有67%,而对方的数据分别是51%和85%。
郑钦文在整场比赛中仅制造了5个破发点,成功把握了其中的3个机会。而西尼亚科娃则迫使对手出现了15个破发点,并成功转化为5个。正如郑钦文所说,未能稳固地保住自己的发球局,这最终导致了比赛的遗憾失利。
在比赛中,西尼亚科娃在失误控制方面表现更佳,她非受迫性失误的数量比郑钦文少了十个。此外,她在击球方式上也有更多变化,经常运用切削球和放小球来调整比赛的节奏。
我的得分效率似乎并不高。多数情况下,我依赖的是二次发球来争取分数,这确实相当困难。今日,本应是我抓住更多得分良机的时刻。回过头来反思,实际上我面前有许多得分机会,却未能成功把握。
郑钦文坦言自己在发球环节表现不佳。
团队新变化,尚在磨合之中
在温网首轮遭遇西尼亚科娃的失利,这第二次的经历,在郑钦文的眼中,虽然结果一致,但感受却有所差异。
郑钦文回忆说,两年前在温网首轮遭遇她时,自己并未做好在草地上比赛的准备,那时我刚刚更换了团队,正处于一个相当动荡的阶段。然而,时至今日,郑钦文在个人和团队两方面都展现出了更高的稳定性。
尽管在今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之前,郑钦文的团队经历了一次人员变动——那位在纳达尔麾下工作了数年的西班牙籍教练罗伊格加入了团队,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郑钦文依然未能在这项赛事中取得首胜。
郑钦文坦率表示,此次败北主要归咎于个人表现欠佳;尽管与新教练的合作中我收获颇丰,但鉴于我们仍处于适应阶段,这场比赛的失利并不足以成为团队问题的依据。
团队的表现相当出色,但比赛失利主要归咎于我在场上的表现不佳,或许是紧张情绪影响了我的发挥,亦或是注意力有所分散,事情已经发生,我需要思考在类似情境下,如何能做得更加出色。
罗伊格(左)在温网前加入了郑钦文的团队。
去年,郑钦文在柏林站的绿茵场上败给了西尼亚科娃,然而,她坦言那时自己并未对胜利抱有强烈的渴望;但今次,在温网的赛场上,她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胜利的强烈渴望。
对于我而言,随着赛事的深入,我的心情愈发愉悦,因此首轮对决尤为关键。今日的败北,让我在这场比赛中收获了颇多。
尽管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中,郑钦文未能取得预期中的成绩,然而在本年度的草地赛季中,她依然有所成就。特别是在伦敦站的比赛中,她成功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在草地巡回赛中的首次四强突破。
优秀的球员理应在不同的场地都能表现出色,然而,我在草地上表现并不理想。尽管如此,我对明年再次参赛充满信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表现必将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