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天津新闻中心报道,记者王君妍讯:在日前,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工业职业学院达成一致,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开启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的改革项目。两所学校的代表共同为“现代工匠班”与“工程实践创新班”举行了揭牌仪式,这一举措标志着天津地区首次实现了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并成功落地了一种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该模式紧密围绕“中高本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生态建设,旨在为区域产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图为签约仪式。 (天津工业大学供图)
据调查,这次两所学校的合作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界限,秉持“资源共通、优势互惠、协同创造、合作互赢”的理念,开创性地设立了“1+N+1”三阶段连贯培养模式。首阶段,两所学校分别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专业理论基础的培养;进入中期,通过多角度的融合教育,利用双方的科研平台和实景化生产线,打造“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育人环境,实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多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在末阶段,学生将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训练并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认证,最终培养出既具备工程师思维又拥有工匠技艺的技术型人才。
据消息,这一模式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产业与教育的结合、科技与教育的交汇,以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它首次实现了学分互认、证书互认、师资资源共享的全方位融合,为打造人才成长的多层次通道提供了实际范例。
两校将携手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及“双师四能型”教师培养基地,同时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钢铁冶金集控中心以及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关键资源。此外,合作还将拓展至国际领域,共同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以此增强产教融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两所学校的负责人共同声明,他们计划携手探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借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战略,共同努力,旨在使学生既具备工程师的严谨逻辑思维,又掌握工匠的卓越技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