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田老人行动不便,村里的网格员便时常前来陪伴他谈心,还不时送来食物和生活用品,还为他申请了养老补助,如同亲人般关怀备至,让人倍感温馨。最近,吴爱田老人指着网格员不久前送来的米、面、油,感慨万分地说。在鹿邑县,像吴爱田这样享受到这份关怀的居民并不罕见。漫步在鹿邑县的街头巷尾,我们时常能目睹网格员们辛勤工作的身影,这恰是当地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一个生动体现。
鹿邑县近年来,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依托网格化治理模式,精心规划布局,提供精准服务,推动多元合作。该县充分整合党员、网格工作人员以及村级“两委”干部的资源,明确各自职责,细化工作分工,打造出既科学又合理的网格化治理架构,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精细、精准与高效,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过程中的众多难题。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隐患排查以及政策宣传等方面,网格员能够迅速洞察并应对网格内的各类事务,确保“小问题不扩散,大问题不蔓延”的原则得以落实。
以郑家集乡为参照,该乡的14个行政村被细分为62个微网格,同时配备了62名专职网格员和62名兼职网格员。过去,村里四处散落着垃圾,风吹起时,塑料袋四处飘散,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久久不散。韩红彦,孙桥村党支部书记,如此评价:“要想改变这种环境,仅仅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清理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建设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工作的美丽乡村,孙桥村的村委会和党支部携手网格管理员们共同组建了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小组。他们负责巡查网格区域的卫生情况,及时对垃圾和杂物进行清理,并定期向村民普及政策法规,同时耐心地劝导和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刻,路旁的垃圾堆积和繁茂的野草已不复存在,生态河道、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斐然,映入视野的是一片干净、井然有序、布局合理的美丽乡村。同时,网格员们通过定期进行家访、利用网格微信群上报等多种途径,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能够迅速发现并处理问题,将矛盾和纠纷扼杀在摇篮之中。截至现时,孙桥村的网格管理员成功发现了5起纠纷和3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和彻底整改。
在鹿邑县,网格员扮演着村民“贴心管家”的角色,同时也是处理矛盾纠纷的专家。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搜集民意,对村民的琐事了如指掌。在与民众的日常相处中,他们以真诚换取真挚的情感,用耐心化解纷争,使得许多矛盾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得以解决。村中的紧张气氛逐渐消散,人情味愈发浓厚,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成为了治理成果最生动的证明。(丁冰冰 师浩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