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50票通过了所谓的“宏大而美好”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就在前一天,马斯克曾宣称法案一旦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他将在次日立即着手成立“美国党”。若马斯克违背承诺,其信誉将遭受损害;而若他真的付诸实践,前方的道路则充满了挑战与诸多不确定性。
不得不说,特朗普因多面树敌而面临重重危机,然而他的掌控力却十分出色。相较之下,理想主义者马斯克显得较为冲动,行动缺乏方向;特朗普同样冲动,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且经常变动立场。尽管如此,他已塑造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并在政治上展现出强大的震慑力。他的老练程度远超马斯克,进攻时气势汹汹,撤退时仍保持威严,对美国政坛的操作游刃有余。
特朗普与马斯克在6月初就“宏大而诱人”的减税与支出法案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一事件标志着他们曾经紧密的盟友关系正式走到了尽头。回顾过去,他们曾在3月份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进行了一次会面。(图片来源于法新社)
尽管特朗普的支持度有所下滑,上周的民意调查显示其满意度降至43%,然而美国股市在大幅下跌后已基本反弹,且通胀情况并未如预期般严峻。特朗普似乎已经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使市场步调与他的贸易战策略相协调,从而获得了再次发起攻势和施加压力的底气。
上周五,加拿大对美科技巨头开征数字服务税,特朗普总统果断决定暂停与加拿大的协商,并计划在本周确定对加拿大实施关税的具体范围。此举导致加拿大卡尼政府面临巨大压力,他们迅速作出回应,取消了数字税,从而使得美加之间的谈判得以继续进行。
特朗普在击败加拿大之后,迅速将矛头指向日本。近期,他指责日本拒绝购买美国大米,并宣称日本已变得“过于娇惯”,他强调日本理应被要求支付“30%、35%或者我们规定的任何百分比”。其语气坚决,不容置疑。尽管东京方面并未如加拿大那般迅速屈服,但石破茂领导下的政府却不敢对特朗普发出任何强硬的反击或威胁。
日本首相石破茂。(图源:路透社)
日本实际上握有优势。石破茂在周三的发言中指出,“日本不仅是美国最大的外部投资者,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就业岗位提供者,这一点与其它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然而,他的话语并未就此展开。日本前驻美大使藤崎一郎进一步阐述,“尽管我国缺乏稀土等资源,但美国对日本的工业同样有着依赖。事实上,制造半导体所需材料中,大约有一半来源于日本工业。”然而,藤崎并未敢发出断绝供应的警告,同时,众多日本人正努力说服特朗普转变立场。
加拿大与日本代表了美国众多盟友在关税战中的立场,他们拒绝妥协,彼此拖延,相互观察。然而,距离7月9日的截止日期仅剩一周,他们却缺乏与美国展开关税战的胆量。他们一味寄希望于特朗普能够良心发现,理智战胜冲动。但他们并未意识到,特朗普正是看准了他们的这种软弱态度。他们对“通过斗争寻求合作,合作方能长久”的道理一无所知。他们坚信,协议的达成并非通过武力或对抗,而是通过洽谈与恳求,一点一滴地协商而来。
人们观察到,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即便在对抗最为紧张的时刻,特朗普也未曾像对加拿大那样明确表示与中国断绝谈判,他已下定决心,与中国展开一场真正的较量。他深知,若他宣布与中国不再对话,中国绝不会主动寻求与他协商;而若他宣称要与中国全面对抗,中国必将坚定地表示愿意与之共存亡。在向各国表达立场时,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尤为谨慎。
日本掌握着美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即便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贸易对抗,它又何惧之有?同理,欧盟也拥有强大的实力,拥有阿斯麦这样的企业,以及庞大的市场,完全有能力与美国正面交锋。然而,欧洲领导人长期保持谦卑,避免激怒华盛顿,他们似乎缺乏对特朗普强硬回击的勇气。
阿斯麦概念图。
特朗普及其团队先前曾提及,7月9日恐难达成贸易协议,并暗示可能推迟截止日期。然而,近期特朗普态度转变,明确表示不打算推迟暂停关税的截止日期。截至7月9日,若任何一方未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特朗普将毫不犹豫地提高关税。
特拉普之所以突然变得强硬,首先是因为他察觉到美国股市已逐渐恢复活力,通胀并未如预期般恶化,这让他有了重新抬头的底气。其次,他看穿了那些盟友的犹豫与软弱,因此决定加大力度,对它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施压。
环顾西方世界,在众多具备实力的势力中,敢于公然与特朗普对抗的,竟然只有马斯克这一股力量。尽管马斯克财力雄厚,但在众多势力环绕的特朗普面前,他显得势单力薄,且缺乏经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妨观察一下,那些西方国家的行为体中,是否有人会像马斯克那般鲁莽,敢于挺身而出,与特朗普正面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