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晓京
6月1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连锁企业Top100榜单,其中盒马鲜生在销售额和门店规模上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凭借750亿元的GMV,盒马鲜生成功跻身中国连锁超市的第三位。在它之前的是拥有56年历史的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以及在中国市场深耕近30年的大型本土零售企业大润发。
盒马鲜生,十岁之龄,其崛起之速令人瞩目。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成功源于独特的经营模式,也有人指出其背后有阿里巴巴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零售市场经历了激烈竞争与快速变革,盒马鲜生作为新生力量,即便面对众多对手,也始终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对新鲜食材、高品质产品和创新技术的极致追求。
以新鲜食材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独特风格,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特色商品。盒马不仅是一个购物平台,还是一个倡导生活理念的机构。
因此,在盒马平台上,数以千万计追求新鲜和变革的年轻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每天的饮食安排委托给它全权负责。
差异化新物种
自问世之初,盒马便展现出独特魅力,成为中国新零售领域的创新代表。其产品差异化一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生鲜商品在零售领域向来是最具挑战性的类别,其损耗率高、实现标准化极为困难。以往,许多传统零售商仅将生鲜视为吸引顾客的手段,并未在此方面投入充足的资源。
那些不易却正确的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实践,便能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盒马一直将生鲜作为核心业务,并且已经成功将其打造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岁月流逝已久,然而,2017年那场马云亲临盒马上海金桥店,亲自捉拿帝王蟹的画面,依旧频繁地在网络空间中流传不息。
盒马鲜生率先将海产品引入了零售市场。往昔时光,若想品尝帝王蟹等高档海鲜,唯有前往高端海鲜餐厅。然而,盒马鲜生将这类海鲜引入自家的门店,并大幅降低了价格。不少年轻人的首次帝王蟹盛宴,便是在盒马鲜生度过的。
若非盒马,时至今日,湖北的鲜嫩藕带、云南的野生菌、甘肃的沙葱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或许仍局限于产地,广大消费者无法一尝其鲜。
当前我国产能极为充沛,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即时零售的兴起,都使得人们即便居家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然而,面对众多平台提供的相似商品,消费者往往难以激发出购买的兴趣。
尽管如此,盒马依然是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在那里,货架上的商品并非都是大同小异的流通品,反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定制产品,并且这些产品还保持着相当高的更新速度。几乎每次光顾盒马,都能为单调乏味的生活注入些许新鲜灵感。
如果说,传统超市卖的是货,盒马卖的就是生活方式。
近期,众多社交平台上,“哈佛蔬菜汤”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盒马鲜生,它将这道热门菜谱转化为即食净菜包,长期占据各大平台的热销排行榜首位。
哈佛蔬菜汤究竟是否真正有益健康,抑或只是智商税的象征?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关键。真正重要的是,这锅汤所能带来的情感慰藉,是九块钱无法购买的。
盒马不再仅仅局限于充当商品采购的角色,它正将业务范围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在农产品领域,盒马开始探索国内新培育的各类新品种,并提前参与到试种等关键环节,以此将供应链向前端推进。通过这一举措,盒马在生鲜产品类别上得以进一步增强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爆款制造机
众多消费者不禁产生疑问:为何盒马总能挖掘出一些新颖独特的产品,并且能够使这些产品销量爆棚?
这便不得不提及其发源之处。它源自阿里,自诞生之初便承载着鲜明的科技与数字化基因。
传统超市往往不清楚其商品的销售对象,并且难以迅速搜集到消费者的反馈。然而,这一点恰恰成为了盒马的优势所在。
依托大数据的助力,盒马能够迅速捕捉到消费趋势,并在商品领域进行预先规划。以盒马APP为例,用户所偏好的搜索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们未明确表达的需求。
自今年起,盒马特别强调对新型功能性产品的挖掘,这主要得益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判。它接连推出了仅在顶级面包店才能觅得的“酸面团健康面包”,以及融合了新鲜虾仁与超五星级酒店大厨秘制酱料的“双酱凤尾虾”。此外,还有结合了鲜南瓜的甜美与姜黄的温和口感的“姜黄窝窝头”,以及丰富多样的健康饮品等一系列热销商品。
在销售过程中,盒马全面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并据此迅速作出相应调整。遇到某些商品虽然复购率颇高,但用户增长却较为迟缓的情况,我们便需考虑增强其推广力度;反之,若某种商品购买人数众多,但复购率较低,则需从产品质量、价格等多个角度探究原因。
盒马拥有其他平台难以比拟的、纯粹的顾客群体。凭借中高端的市场定位以及过去十年对新鲜、品质和创新的执着追求,盒马赢得了无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这些消费者不仅消费能力强,而且乐于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
在商品销售领域,盒马超市专注于提供小份量商品和丰富的产品种类,此举旨在减少顾客在尝试新产品时的风险,从而让他们能够轻松购买并尝试新品。
零售业的根本在于商品的销售,看似简单易懂,实则每个步骤都充满挑战。盒马鲜生每款新品的面世,都离不开繁琐的预先筹备过程。
今年二月,盒马鲜生推出了国产的全新蔬菜品种——板蓝根青菜,该产品一经上市便备受热捧,销量火爆,成功超越了香椿,晋升为春季蔬菜市场的新宠。
消费者可能未曾察觉,这款蔬菜从研发阶段走出实验室,直至最终面向市场销售,其间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种植试验阶段。
去年,盒马对板蓝根青菜进行了试销,目的在于搜集消费者的反馈。消费者普遍反映这种蔬菜的苦味较为突出。鉴于此,盒马提出将种植地调整至高海拔区域,利用昼夜温差和充足的光照等气候条件,以提升糖分含量。经过种植方面的调整,板蓝根青菜的口感问题最终得到了有效解决。
得益于多方面的能力支持,盒马的爆款产品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97%。因此,众多新颖独特的产品纷纷愿意与盒马展开合作,这不仅加强了盒马在差异化产品领域的特色,还促进了正向的良性循环。
五月末,我国推出的一款新型蔬菜——亚非皱叶菜,选择了盒马鲜生作为其首发的销售渠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销售,该产品已展现出成为下一个热销爆款的巨大潜力。
质价比之选
在当前的市场情境中,消费者既追求商品的高品质,又对价格十分敏感,这种“既要……又要……”的消费心理,迫使零售企业不得不更加重视供应链的构建。
创立十年来,盒马最注重的,正是对供应链的打造。
众多基地与订单农业形式的“盒马村”确保了盒马品牌持续输出高品质商品。生鲜产品直接从基地采购,此举消减了采购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了采购成本,保持了其高性价比的优势。
与此同时,盒马不惜巨资加强仓储与物流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国范围内的优质商品能够高效、迅速地配送至各分店。
为了提高产品的质价比,盒马一直在苦修内功。
盒马作为率先引进精酿啤酒的零售渠道之一,促进了精酿啤酒从边缘市场走向了主流市场。在2023年,盒马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使得包装材料和生产成本下降了20%,进而带动了盒马28天精酿鲜啤系列的全面降价。其中,小麦白啤酒的价格从最初的19.9元降至13.9元;IPA啤酒的价格从23.9元降至19.9元;德式黑啤的价格也从19.9元降至16.9元……
盒马在烘焙领域同样拥有显著优势。为了降低烘焙产品的售价,2023年,盒马在昆山增设了一座新的烘焙工厂。工厂内,面粉通过管道直接输送,这一独特设计使得盒马的吐司、麻薯等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6%。
近年来,价格动辄上千元的帝王蟹,如今在盒马超市的日常售价已经降至799元每只。这种原本高端的海鲜,其地位已不再显赫。这主要是因为盒马采取了直采、大批量采购以及物流加速等措施,共同促成了这一变化。
在众多传统商超纷纷缩减规模之际,盒马鲜生却持续加快门店扩张步伐,预计到2025年,将新增100家门店。得益于中国年轻消费者对盒马产品和服务的广泛认可,该公司得以在逆境中实现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