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新华网和田讯,新疆和田迎来了第四期“新物种”野外科考研修营的开幕仪式。该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精心指导,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科技传播专委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中心联合承办,同时得到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的大力协办。此活动旨在探索新时代科学传播的新路径,通过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及实地研学活动的结合。
跨界探索聚焦科学传播创新
本期科考营汇集了来自科学、艺术、传媒等多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共同聚焦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青年思维能力的拓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实践活动。在开营仪式上,被尊称为“陨石猎人”的科考导师俞斌发表了主题演讲,强调科学传播是连接未来与公众的关键纽带,并呼吁青年朋友们运用创新思维参与到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中去。岳路平作为后人类艺术家和苇草智酷联合发起人,在活动现场公布了两个行动计划:一是与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和田的“新物种”野外考察与科普研学基地,以实现生态探索的持续化;二是发起“新物种”想象力开发者与可持续发展大赛,并与和田文化旅游部门合作,推出“问昆仑”主题赛道,旨在探寻昆仑文化的当代诠释和生态智慧的展现。
科考导师俞斌在开营式上作主题演讲
八日科考践行“没有围墙的实验室”
本期研修营将坚持“无墙实验室”的宗旨,充分利用新疆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在为期8天的行程安排中,由院士、科研人员、艺术工作者、媒体从业者以及大学生和中学生共同构成的跨学科、跨年龄团队,将深入和田、哈密、乌鲁木齐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营员们将踏入沙漠中的陨石坑、探寻史前生物的化石层,考察早期人类的居住遗址以及丝绸之路的遗迹,并投身于防沙固沙技术的示范工程研究中。他们将在自然环境中,围绕科学传播这一核心,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从而促进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营员们杰出的研究成果将直接晋级“新物种”竞赛,并且有可能被推荐到联合国平台,进行国际间的展示和交流。
和田科考,触摸文明与生态的千年对话
和田地区在本次野外考察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肩负着自然进化与人类文明交融的特别使命。营员们在玉龙喀什河流域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相关证据,同时追溯了西域与中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交流脉络;在策勒荒漠研究站,他们参与了科学观测活动,记录了“草方格+微灌溉”技术在防治沙漠化中的实际效果,并总结出适用于全球干旱地区治理的中国成功经验;此外,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陨石富集区进行了田野调查,试图揭开地外物质与地球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神秘面纱。这些实践不仅拓宽了青年视野,也推动了科学精神在基层落地。
考察和田市洛浦县阿克斯皮力的古于阗国东城遗址
“新物种”打造科学传播多维实践平台
我国首个以“未来之问”产业愿景为核心内容的公益性质平台项目——“新物种”,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构建起一个以野外考察、AIGC领域的“未来之问”展览、跨领域研讨会、场景模拟实验室、创新创意竞赛以及科幻电影展映为支柱的综合性发展模式。该项目荣获2024年度“全国科普研学十大品牌”称号,对于促进科学传播方式的革新、点燃公众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展现了显著成效,堪称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宝贵尝试。
新疆此次科考活动是“新物种”项目范畴内的一次关键性延伸实践,在“问昆仑”这一创新竞赛赛道上,青年们将运用科学的观察视角和文化的深入思考,培育出真正属于我国创新人士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