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详尽的评论,对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治态势与中国政策的稳健性进行了对比。文中指出,中国采用的技术官僚管理模式与美国那场充满戏剧色彩的“后真相”真人秀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对比不容忽视。美国正给中国让出空间,世界格局正在进一步向中国倾斜。
亚当·图兹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同时担任《金融时报》的特约编辑以及《Chartbook》通讯的撰稿人。“鳄鱼恶魔岛”这一名称原本指向的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非法移民收容所,而在作者的笔下,它象征着美国当前执政的某种风格——美国所实施的“暴鳄牢政”策略,为中国在舞台上提供了展示的机遇。
图兹记录,6月25日的清晨,我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抵达天津,参加了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美国,一场“政治风暴”正在上演——民主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在纽约市长的民主党初选中,意外战胜了前纽约州州长科莫(Andrew Cuomo)。
致辞内容虽未直接涉及美国,然而其构思显然是在当前全球局势动荡不安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这一历史时刻下形成的。十七年前,当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受邀来到北京举办之际,正值纽约传来了震惊全球的消息——华尔街遭遇了崩盘。伴随着这场危机的爆发,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了全球稳定的新力量。
图兹指出,自2010年代起,全球势力分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东移趋势。如今,人们普遍感受到,世界力量中心正加速向我国倾斜。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陷入了动荡不安,而北京则展现出一派平和与积极向上的风貌,二者在风格和内涵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方致辞时态度冷静,着重指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全球化进程的不可逆转,详细列举了精确到小数点的经济增长数据,并在演讲中特意暂停,对所引用的中国出口数据所采用的货币单位进行了明确说明。与此同时,在美国政界却出现了疯狂的局面。
特朗普将马姆达尼斥为“十足的疯子”,此言一出,那些坚持中间派立场的“权威人士”更是加剧了事态,一位资深的民主党评论员指出,暂停纽约约一百万套受监管公寓一年的租金,简直就像是在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图兹嘲讽地提出,这样的比喻,德黑兰、加沙或特拉维夫的居民会如何看待呢?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关于特朗普的标志性法案“大而美法案”的争论显得尤为荒谬可笑。对特朗普的民族主义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而言,为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增加数十亿美元的预算,关系到西方文明的生死存亡。
当然,我国同样遭遇了宏观经济的挑战。然而,与2008年欧洲及美国的情况迥异,此次调整并未演变成全面的系统性危机。若我国年均增长率能稳定在5%左右,这将成为经济政策史上最为成功的“软着陆”之一。即便我国经济需要进一步的刺激,可以预见的是,尽管政策进程较为缓慢,但最终仍将得出明确的结果。
相较之下,将华盛顿所谓的“政策制定”称之为“过程”,实则是在为他们美化。对于“大而美”法案所引发的宏观经济影响,白宫发言人连修改数据或调整模型的耐心都没有,他们的回应更近似于复兴党式的否认:只要特朗普宣称经济增长将上升、财政赤字将减少,那么结果似乎就会如他所言。
同样,面对气候变化的这一全球性挑战,我国气候政策的未来走向仍需进一步观察。目前,人们抱有一种期待,那就是我国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最高点,中欧双方有望在9月份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充满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减排计划。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总统执政的美国,全球变暖问题几乎成了禁忌,共和党人正竭尽全力阻碍绿色能源的转型进程。
中美两国间的差异极为显著。现今的美国,正处于一个后真相时代的真人秀政治氛围中。
作者在结尾不禁感叹,仅仅对这些对比进行陈述,听来仿佛讽刺画中夸张的描绘。然而,正如我国所言,历史有时会在意想不到的角落产生共鸣。当现实的声音变得尖锐且失真,以至于“鳄鱼恶魔岛”竟成了移民政策的象征时,我们亦应坦诚地正视这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