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踏入长子县碾张乡罗辛庄村的石门沟自然庄,迎面吹拂着凉爽的山风,四周翠绿的群山将村落环抱,古老的民居点缀其中,各式创意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这个昔日的偏远山村,现已蜕变成为一个融合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度假胜地。
石门沟村作为长子县“千万工程”提升版块的示范村,秉持着“修旧如旧、活化焕新”的原则,致力于改善并激活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长子县常委办公室主任,同时引入现代休闲产业,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我们并非仅仅进行表面上的改造,而是致力于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罗辛庄村党支部书记万生表示,他们通过精心规划,巧妙地利用了村里的闲置土地,新建或与村民共同建设了多座庭院式民宿。这些民宿采用了青砖、灰瓦、稻草泥、石块等传统的建筑材料。
记者探访了一家民宿,发现院子里搭建了茅草屋,砌起了柴火灶台,屋内摆满了土炕、木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壁画、木制楼梯、簸箕、扫帚、煤油灯和木箱等充满历史气息的物品。“村子里的房屋经过了一番改造,如今住宿和用餐都十分便利。客人到来,既可亲自采摘食材、动手烹饪,感受乡村生活,又可以选择由我们代劳。”村民李旭明激动地介绍道。民宿旁边的“时光小卖部”重现了往昔风貌,里面摆满了老式的账本、古老的算盘以及传统的货架等,这些物品唤起了人们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生活的深刻回忆。
不仅有庭院式的民宿长子县常委办公室主任,石门沟秉持着统一规划与整村开发的原则,致力于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实现了每一步都能欣赏到美景的目标。通过打造石磨体验、榨油坊、特色烧烤、下沉式花园、动物园、观景台等一系列微度假项目,它构建了一个融合旅游、观赏、采摘、美食、住宿和休闲的综合性发展链条。这样的举措持续推动了乡村的发展活力,使得古老的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光彩。
石门沟之巅,金穗生于石上,青山映入门中。该地海拔逾千,独享红紫沙壤,阳光充足,谷子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此处所产“康熙贡米”,蕴含着悠久农耕文化,米粒金黄饱满,圆润有光泽,营养丰盈,堪称滋补之佳选。
石门沟地区将谷子种植视为核心产业,其种植规模超过300亩。当地村民组建了石门沟康熙贡米种植合作社,运用“合作社与农户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统一管理。在去年的统计中,小米产量达到了10万斤,使得农户的人均收入增加了8000元。
我们村最显著的优势在于生态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借助‘千万工程’的实施,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着力推进了民宿、农家乐以及采摘园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村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万生激动地表示。
石门沟凭借“千万工程”的助力,着力推进生态旅游、民宿体验以及特色小米种植的发展,持续点燃文化旅游的活力,丰富民俗文化的体验,拓宽健康休闲颐养的空间,成功探索出一条“产业繁荣为基础、生态居住品质提升、古院民宿焕发新生、康养文旅共同发展”的特色振兴之路,描绘出一幅既适宜居住又适宜工作、游玩的和美乡村新图景。(魏慧梅 郭晓俊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