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以及相应的绿线规划,均被明确规定为不可随意更改。
公示
(点击大图观看)
总 则
编制目的
为了促进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打造优质的城镇生态环境并提高市民的休闲质量,对城市绿地布局进行优化,科学设定绿地规划标准,确保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的合法性,特制定了《长治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在《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基础上制定的,作为专项规划,它构成了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指导文件。在城市规划建成区内,所有从事建设活动的个人与单位,都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规划的规定。
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规划期限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2015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区域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保持一致,具体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以及中心城区等三个不同的层级。
长治市涵盖的区域包括其城区、郊区以及襄垣、潞城、长治、长子、屯留、壶关、平顺、武乡、沁县、沁源、黎城等共计13个县市区,整体面积达到了13957.8平方公里。
规划区域涵盖了核心区域、辛安泉水源地以及长治新机场选址的控制区,总面积约为1302.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包含城区和郊区的行政区域,以及屯留县的上村镇、渔泽镇和康庄工业园区;长治县的行政区域也在此范围内。此外,还包括潞城市的翟店镇(位于国道207线以西、邯长铁路以南的区域),以及潞城市、壶关县和平顺县环城高速公路以西的广大地区。辛安泉水源地坐落于潞城、黎城和平顺三地交汇地带,占地面积达3.8平方公里。长治新机场的选址控制区域则涵盖了长子县南常村、长治县北呈乡以及长子县色头镇,共计3个控制区,其总面积为30平方公里。
长治市区作为中心城区,涵盖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达到了344.6平方公里。在这片区域内,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103.1平方公里。该区域主要由主城区以及马厂、故县两个组团构成。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是本次规划编制的重点。
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
以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为行动指南,强调对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妥善保护,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可靠、优质、高效的都市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将市区内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域、湿地、水域以及各种绿地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彰显生态种植与养护的特色,科学规划公园绿地布局,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组织方式,塑造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绿地结构,保障绿地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
2.地域特色原则
将绿地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同时与历史文化相交织,再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并且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这样的做法旨在展现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和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独特风貌。
3.系统性原则
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绿地,各类绿地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进而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升绿地系统的整体功能,充分彰显绿地的生态环保优势。
4.以人为本原则
以回归自然为宗旨,致力于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探索实现人类、自然及生物三者间的生态和谐。通过增强街道、河道以及单位周边的绿化建设,提升长治市的整体绿地覆盖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5.节约发展原则
考虑到资源节约的重要性,我们应重视资金、土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分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方针,坚决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坚决不占用基本农田,并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各个环节。
6.综合效益原则
绿地能够充分展现其在优化居住环境、调节城市微气候、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城市风貌以及促进土地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力求将绿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极致。
7.可操作性原则
依据长治市的城市总体布局,参照城市各相关领域的规划,全面考量并协调长治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确保关键与普通、集中与分散、短期与长期的有效结合长子县 规划图,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和实用性,从而便于管理当局对绿化规划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
规划目标与指标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遵循,依托多样化的绿地类型,融合长治市的城市整体规划,针对长治市绿地的现有状况、独特风格及发展前景,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布局,构建优质的都市生态环境和高效的城市绿地网络,努力打造城林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居住环境长子县 规划图,致力于将长治市塑造为“古韵新绿、山水相依”的山水园林文化名城。
2.近期目标(2020年)
强化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成效,初步构建起“山水相依”的生态绿地系统架构。借助“东山西水”城市生态带的打造和城市主要绿廊的完善,增强主要绿廊周边现有绿地的品质,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新增多处精品绿地,为“山水相依”生态绿地系统架构的建立奠定基础。
3.远期目标(2030年)
中心城区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全市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化网络;打造历史与现代生态园林相结合的“山水太行、魅力长治”绿化景观;致力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确保城市生态平衡,构建“古韵新绿、山水相映”的北方山水园林文化名城。
规划指标
1.近期指标(2020年)
城市建成区域内的绿地比例须达到36%以上,绿化总面积覆盖率需达到41%以上,且人均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应不少于10.5平方米。
2.远期指标(2030年)
城市建成区域内的绿地比率不得低于40%,绿化面积占比达到42%,人均可享有的公园绿地面积为12.6平方米。
(点击大图观看)
(点击大图观看)
(点击大图观看)
(点击大图观看)
(点击大图观看)
(点击大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