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
郭台铭曾自豪地宣称:“我对大陆的繁荣贡献良多!”然而,这位曾在大陆频繁发声,扬言要撤离的企业家,如今却不得不低头承认错误。残酷的现实给了他深刻的教训:若没有中国大陆的市场和制造能力,富士康在全球市场将难以立足。
今年二月,75岁的郭台铭现身于郑州富士康新大楼的奠基典礼,他笔直地站立在场地中央,面带谦逊之色,与昔日那股傲慢无礼的风范形成了强烈反差。
若非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产业链和运作高效的制造网络,富士康难以跻身全球电子代工领域的领军企业,苹果的产品亦难以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郭台铭重返这片他曾誓言不再涉足的土地呢?
媒体报道报道
从狂言到低头的合作之路
今年2月27日,郑州的新厂房正式破土动工,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项目的开端,也仿佛预示着郭台铭的归来。自1988年踏入中国大陆以来,他已在28座城市成功打造了47个工业园区。
2010年,该企业于郑州成立了富士康生产基地;然而,到了2024年2月,该厂宣布了搬迁计划;此举意在将业务核心转移至国际市场,寻求所谓更丰厚的利润空间。
然而,在短短一年之内,富士康在印度遇到了发展的障碍,而在美国,其项目也遭遇了停滞,最终不得不遗憾地回到河南。曾几何时,他们高调宣称“我给大陆提供生计”,然而现在,他们却变成了需要大陆提供生计的那一方。
特朗普和郭台铭
刚开始涉足中国市场之际,郭台铭看重的是我国政府提供的政策扶持和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因此,他决定在深圳设立首个工厂,紧接着又在郑州设立了iPhone的代工生产基地。
富士康在中国市场持续扩大规模,其地位迅速攀升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商,郭台铭也因此屡次荣登台湾地区富豪排行榜首位,同时他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
郭台铭
这段辉煌的过往让他自信心爆棚,他甚至毫不掩饰地宣称,自己对大陆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公开场合,他曾放言:“若北京不采纳我的意见,我将选择离开。”他坚信,大陆对他的需求远大于他对大陆的依赖。
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海外建厂的计划屡遭挫折,最终迫使他从海外返回中国。这次重返故乡,他心中恐怕是百感交集。
富士康在郑州
全球化梦想的破灭
2018年,特朗普刚开始担任总统,郭台铭怀揣着全球化的梦想,来到了美国。那时,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正日益加剧,尽管如此,他仍旧选择了在美国设立工厂进行投资。
美国政府出台了具有吸引力的补贴政策以引进外资,同时,郭台铭在威斯康辛州投资了高达100亿美元,用于打造一座“超级工厂”。
富士康在美国建厂
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莅临奠基典礼,这一举动充分显示出美国对该项目的极大期望。富士康公司承诺将带来13,000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业务将主要集中在液晶面板的生产领域。
然而,七年时光匆匆流逝,美国媒体普遍将其比喻为“空中楼阁”。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力成本高昂、环保标准严格,再加上政府补贴的减少,这一切使得郭台铭的理想逐渐破灭,最终化为泡影。
美国之行虽令他感到失望,但印度建厂的失败却彻底摧毁了他对全球布局的信心。
郭台铭
他原本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即利用印度丰富的人口优势,能够复制在中国取得的成就。然而,实际情况远比他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印度的基础设施较为陈旧,电力供应时常出现波动,物流运作效率不高,原材料成本高昂,工人技术水平不一,且培训工作颇具挑战性。
此外,该地区员工纪律不佳,罢工事件频发,生产因而受阻,效率受到极大影响。这样的状况使得富士康难以保持其运营的稳定性。
郭台铭和马英九
尽管印度富士康在2024年成功制造了3000万台苹果产品,这一数字仅占全球总产量的13%,与我国相比相去甚远。我国在生产效率方面展现出极高的水平,而印度的表现则显得相对黯淡。
郭台铭最终认识到,他对印度的制造能力评估过高,同时对中国制造业的无可替代性认识不足。
此刻,他不得不正视一个无情的事实——并非他为中国提供了生存的机会,而是中国为他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岗位。
郭台铭在印度
尽管郭台铭手握苹果的大额订单,且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众多生产基地,然而,没有任何国度能像我国那样,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
苹果之所以能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这离不开中国制造提供的坚实后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苹果对中国如此依赖呢?
苹果离得开中国制造吗?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模具制造技术。在加工精度方面,我们已达到微米级别,这一能力是越南、印度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坐拥超过二十万位顶尖模具设计师,相较之下,美国却因人才匮乏而面临挑战。这种在技术储备方面的优势,是中国所独有的。
苹果的全球供应链中,超过80%的零部件均产自我国;在这近千家生产基地中,仅有30家不在我国境内设立,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国市场在苹果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
印度苹果工厂
此前,特朗普推出了所谓的“Trump Mobile”,并宣称这是美国自主开发的智能手机,同时他还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然而,这一声明很快就被现实揭露了真相。
这款T1手机的生产实际上交由嘉兴、无锡以及昆明的闻泰科技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朗普的官方网站也不得不在其宣传中,将“美国制造”的字样替换为“美国设计骄傲”。
不仅苹果产品,中国生产的科技产品也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那么,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处的位置究竟是怎样的呢?
图源网络
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塑
富士康此次归来,其面貌已焕然一新。我国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世界工厂"的美誉当之无愧。
在郭台铭未在场的这段时间里,我国制造业经历了一场璀璨的变革。以比亚迪为首的一批新能源汽车品牌,已连续数年稳居全球销量榜首的位置。
苹果公司
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能够实现对整个产业链以及规模效益的全面把握。目前,苹果公司已与我国比亚迪、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达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事实再次彰显了中国市场的不可或缺性。
尽管富士康在2024年的业绩十分突出,其营收达到了6.8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了11%,然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I设备的制造业务,而这些设备的主要买家依旧是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业务基础的美国公司。
中国制造
数据显示,富士康的扩张依然对中国供应链有赖。面对这一现实,郭台铭别无他法,唯有选择返回中国。
那些企业家在赚取我国财富的同时,却对中国进行贬低,他们理应深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我诚恳地建议他们认清当前形势,好好把握我国市场所提供的机遇。
富士康大厦
郭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