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在复旦大学相辉堂隆重举行了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出征仪式。此次,新一届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即将从黄浦江的岸边踏上西行的征程。
今年三月,上海正式开启了针对2025年的西部计划项目。在这项计划中,本市55所高校的超过2200名应届毕业生及研究生纷纷积极报名。经过严格的综合选拔,最终有400名大学生成功入选,成为本年度上海市西部计划的志愿者,这一人数创下了历年之最。
据了解,这些志愿者将奔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基层进行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本市12所高校共145名研究生组成的支教团队也将投身中西部多个教学点,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
在活动现场,"西部成长日记"这一纪实栏目正式拉开了序幕,该栏目将借助志愿者的亲身视角,生动描绘他们在西部基层的成长足迹、无私奉献的故事以及内心的成长历程。
马天宇,毕业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现为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他将担任“西部成长日记”纪实栏目的首期记录者。今年,他作为西部计划云南队的一员,深情地说:“对我来说,张桂梅老师既是教师,又是校长,更是我的母亲。”她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信念之火,使我领悟到,离开这片大山并非为了逃离,而是为了为家乡的人民开拓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去实现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与期许。
马天宇,一位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的求学之路始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5届的本科毕业生谢鑫,将承担起学校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的重任。她表示,自己将引领支教团队深入西部,探寻那里的坚韧与希望,聆听乡亲们最质朴的心声,并以真诚的心灵去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
复旦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谢鑫
我满怀期待,且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场富有意义的西部之旅。上海科技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的顾倩同学,热切希望将实验室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拓展至西部辽阔的疆域,期望在基层一线深入挖掘,解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上海科技大学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顾倩
上海商学院2025届的本科毕业生黄星宇,曾是西藏林芝服役两年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如今,他将作为志愿者重返西藏,在这片“缺氧不缺精神”的土地上,继续用青春奉献,“成为一颗种子,搭建一座桥梁,成为一盏明灯”。
上海商学院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黄星宇
自2003年启动以来,上海西部计划项目持续进行,至今已成功选拔并派遣了6035名杰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及在读研究生,他们前往西部基层一线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
上海今年特别推出了“申情西望——心理支持服务计划和职业生涯陪伴计划”,旨在为志愿者提供更有温度的成长与支持。该计划依托于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定期举办线上团队辅导和咨询服务。同时,还精心设计了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职业规划发展课程,以协助志愿者更明智地选择未来的职业道路。
本年度,上海市项目办计划借助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以及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支持,致力于创新实施集中服务派遣机制。他们计划组建一支较为完整的团队,投身于西部计划。该团队计划前往新疆的阿克苏、喀什以及兵团草湖项目区等地,针对当地的重点需求产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对接工作,旨在挖掘、培育或推动相关项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