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特朗普发布警告,要求在50天内实现停火,否则将实施全面关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该通告发布后,莫斯科股市并未出现下跌,反而迎来了2.5%的显著涨幅。对此,梅德韦杰夫回应称俄罗斯对此毫不在意,这一言论使得局势进一步升级,演变成了一场戏剧性的冲突。公众普遍关注特朗普此举是否会对俄罗斯经济的关键部分造成重大且决定性的损害。
矛盾催生通牒
2025年5月19日及6月27日,普京通过电话向特朗普作出承诺。然而,局势的发展导致特朗普深感不悦。首先,普京未能如约提供和谈备忘录;其次,在承诺减少空袭的当晚,基辅城遭受了长达七小时的导弹袭击。该羞辱感迅速引发了一项为期50天的倒计时,9月2日,这一期限即将届满。届时,美国将对俄罗斯商品征收100%的关税。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多国石油买家,也将遭遇所谓的“次级关税”的征收。
多国面临冲击
2024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所占比重高达47%。若次级关税政策实施,油价每上升10美元,我国年度经济损失将超过300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占比为38%,关税一旦实施,其年度进口成本将额外增加80亿美元。在这种形势下,莫迪政府或许将面临在中美两国之间作出艰难选择的困境。土耳其里拉在短短一天内经历了3%的剧烈贬值,对此,巴西总统卢拉迅速作出反应,紧急召集驻美大使,旨在深入探究白宫的真实意图。
美国分化策略
白宫官员在私下透露,他们可能对印度实施了较为宽容的政策,而对中国则实施了更为严厉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分化手段,来破坏中俄印三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普京对这一态势表示了关注,并认为阵营的分裂对俄罗斯并无益处。然而,这种策略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军援利益博弈
特朗普提出北约应负担所有武器开销,德国总理默茨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一套名为“爱国者”的防空系统价值10亿美元,德国订购的5套设备使得相关军火商的收益达到了500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满足需求,加大了生产规模,导弹产量激增四倍,这一变化在德克萨斯州催生了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然而,驻守在一线的战士们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们普遍觉得,这些军事支援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制裁执行难题
美国参议院计划于7月底对《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进行讨论,然而,由于众议院将在8月暂停会议,该法案的实施至少要推迟到10月。这种时间上的延后,对制裁措施的实施产生了明显的效应。此外,制裁措施能否实现既定目标,还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约束。
油价潜在危机
次级关税若升至500%,全球油价预期将上升至20%,届时美国汽油价格将迅速突破8美元大关。这一变化可能使特朗普在民调中的支持率下降3个百分点。鉴于此,莫斯科交易所对股价上涨充满信心,俄铝股票在当日交易中涨幅高达13%。投资者似乎已意识到,特朗普的制裁可能难以实现既定目标。
特朗普所采用的策略在表面上显得极具破坏性,然而实际上却受到众多因素的约束。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美国是否能够达成既定的目标,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表达您的见解,分享您的观点。